第五百八十七章 懿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付君來鄴城數月,不知環境可還適應?”
二人方一見禮,分主次落座罷,司馬懿即笑眯眯問道。
在之談話時,原本服侍身邊的侍從,已然自覺退下,整個客舍內,短暫間, 只剩下其間二人。
伏郎是二月初,也就在曹操從幽州返回前夕,於許都任上,調來鄴城,督管地方農桑,權職看去,並無多少實權。
司馬懿問起此事,伏郎則藉機壓下心中情緒,面上穩態,點頭回道:“鄴城為冀州中心,自曹公滅袁賊而鄴以來,發展迅速,已近許都繁華。
可惜相比雒陽,無論許都、鄴城,於吾看去,皆少了幾分底蘊。
郎之所感,正如而今之天下,竟顯衰落之意,不免唏噓耳!”
伏郎目光誠懇,言語間,對鄴城有讚譽, 但同時表露了對舊都雒陽之懷念, 其中懷念,實正是結喻今日之漢室。
漢室傾頹,天子大權旁落,以丞相曹操獨掌權柄,今日之鄴都,雖說朝廷中心所在,但實為“曹都”。
司馬懿佯裝沒有聽出伏郎的意思,有一句沒一句的同伏郎交談,也表達了漢室命運之哀嘆。
看出司馬懿之想法,與傳聞一致,伏郎心中一塊石頭落下,越加沉靜起來。
二人不知不覺談到了幷州戰事,伏郎也終於尋到機會,撥開迷霧,透露出他來此的緣由之一。
“幷州以袁尚、高幹為主,但以前線戰情,終是劉益州同曹丞相爭鋒,君處理前線軍事,當比郎更為明白。
可以朝中局勢,天子以為傀儡,曹丞相心意,於旁人看去昭然若揭。
劉益州乃大漢宗室,又心在天子。
真要說起來,郎更願劉益州得勝,而解天子於危難之間,恢復漢室正統,以安天下!”
伏郎話完,舍內一靜。
司馬懿手中的茶杯,早早放下,一雙明目緩緩從伏郎臉上移開。
讓司馬懿有些驚訝的是,在論及幷州情況時,伏郎竟明著向他表露了對幷州一方支援,如此“大逆不道”,若是有人告發於曹操,只怕整個伏氏都會遭遇磨難,然以伏郎就這麼明著道來,目的更為明顯。
還真如他之前猜測,伏郎來至,乃為天子事也!
聯絡到伏郎多次提到益州牧劉釜,又給盡讚譽,司馬懿現今已然猜到,伏郎這次實際是代表誰而來了。
天子居於深宮,傳遞訊息困難,遂也只有伏郎口中,那位能匡扶漢室的益州牧劉釜!
半個時辰後,伏郎為司馬懿親自送出了府舍。
昏暗的燈火下,望著伏郎的馬車,消失在黑夜街道上,司馬懿才緩緩轉頭,回往舍內。
待到達方才二人相談的客舍時,於案几上,尚處於展開狀的錦帛,非常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