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蔣婉停留臨湘的第二日,徐庶便到達了臨湘。

劉備的病情牽掛著太多人之心,沉穩多謀之徐庶,在得聞主公劉備情況後,也不由得心神大亂。

從壽春而至長沙郡府,途中可謂是日夜兼程、馬不停蹄。

當他到劉備病榻前,才發現許久不見的主公,於今日之態,讓他這個跟隨幕僚,幾乎認不出來了。

那日相別,劉備姿容甚偉,而今竟是這般模樣。

病榻前,得見徐庶,還有同行的糜氏將領,正好醒來的劉備,迅速伸出雙手,欲握住徐庶的雙手:“元直!”

“主公!”

徐庶忙急行至塌邊,以迅速伸出雙手,將之握住,目中早佈滿了淚水。

昔日他離開襄陽,仰慕劉備名聲,北往汝南投效。劉備知他到來,出五十里相迎。

不論主公劉備仁義,還有其性格用人,乃是徐庶心中,真正可以投報之主。

今主公創業未半,卻是這般慘淡。

而今念起,徐庶一時多少思緒。

兩人之間,雙目相對,雖無多言,但能明白內中所思。

良久沉默後,劉備倦意再次襲來,強忍著腦中渾脹,弱聲道:“元直來往長沙,壽春諸事,以子方事之,可都準備妥善?”

這些時日,龐統常向劉備彙報軍情。他知孫策向揚州與荊南交界之所增兵,卻未襲擾,反倒是江東往九江,有過多次摩擦。

很顯然,就如同龐統推測那般,孫策念及他對九江兵事,鞭長莫及,聲東擊西,大機率會乘荊州未穩之際,在佯取徐州之際,拿下九江,進而將廣陵與九江連為一體。

從揚州內部平叛維穩,到面向曹操、劉表,劉榮,還有他劉備之防取,孫策絕對屬於明智雄主。

若問天下英雄,孫策當列其中!

知道九江必然保不住了,尤其黃祖與他有隙情況下,如以劉表在,尚能制約。今時若是九江遭襲,黃祖多半會袖手旁觀,這對九江本部人馬,是個劇烈打擊。

在十多日前,醒來之後,龐統將徐庶傳來的計劃,為劉備朗讀,劉備允許徐庶與糜芳等人,在九江的撤退安排。但九江不能輕易丟棄,裡面的百姓,還有部從將士,皆為劉備掛心,故開始思考退路。

徐庶見劉備病重,仍不忘關心九江兵士百姓,心中更加悲痛,知道劉備身體虛弱,他作暫短介紹道:“庶在向州府通報之後,州府已令江夏郡府,開始道路,讓願意離開之百姓,先一步走尋陽,遷入江夏。

若是黃祖不願養活這些人,可由州陵而來荊南。

至於對孫策部的抵擋,子方等人,也做了詳細規劃,但能確保吾部後續順利撤退。”

劉備嘴唇動了動:“此中事,且勞煩元直了。”

“此乃庶職責所在。”

見了徐庶等故吏部將後,劉備病情當日忽有好轉,甚至還吃了一小碗的米粥。

中午時,更是要求侍從,將之床榻搬到院舍外。幾十日來,劉備一直處於病榻上,許久沒有出舍了。

他想看看外面天空,亦想看看街頭百姓,再有遠方的大漢山川。

“士元,元直,汝等說說,便是將來這天下,誰最有可能,將漢室匡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