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會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蜀內大喪,以紀念大儒任安病逝。相鄰的荊州,因劉備病情,局勢再顯微妙之時,南陽之地戰事,卻是再起。
這一次,依舊是大將徐晃為前線主帥,後勤等諸多兵事,則由留守於許都的荀彧負責。
宛縣官寺。
大將甘寧召集前線將領,正以議事。
而今劉琦領荊州,甘寧順勢為南陽太守,併兼任平北中郎將,總領前線兵事。
張繡為南勇將軍,負責與甘寧一道,繼續守衛南陽。
在襄陽奪取中,發揮重大作用的鄧縣令魏延,受劉炤和甘寧推舉,直接為偏將軍,成為甘寧左膀右臂。
劉炤則任為州府主簿,幫劉琦協調大小府事。
以荊州主要官吏調整,也意味著荊州迎來了新的變革,並進一步向劉釜傾斜。
於官舍中央擺放的地圖上,甘寧將當下戰情作以介紹,又與張繡等人,商討了下出兵方向,這才安排道:
“情況便是如此,徐晃分三路,分別來取宛城外的三處重鎮,其前鋒部,距離縣城還有一百五十里。
吳打算以文長,率精銳騎兵,由西南方向,而以襲擊徐晃左翼大軍,佑維則從東側出擊,以打擊徐晃前鋒主力,文成兵出東北,以主阻擊之戰,讓徐晃後援之部,無以發力……”
“末將領命!”
舍內眾將,得各自軍情任務後,紛紛起身抱拳。
待將所有事情安排妥當,甘寧又道:“戰情刻不容緩,宛城能否守得住,便是借徐晃襲來之機,吾部能否贏得戰機,進而奪回南陽全境,便有勞諸君了!
將來吾部若成,吾必稟於使君,為諸君請功!”
看著眾將離開,便是整個官舍之內,只剩下他一個人,甘寧默默回到了案幾處坐下,然後拿出外甥劉釜昨日送來的信件,又以重讀了一遍。
少頃,他抬起頭望向在官舍中間,仍以放置的軍事路線圖,自語道:“季安之意,便是徐晃部,以兵臨潁川前線。
此戰雖說徐晃準備充分,但自奪得武關後,南陽部之軍械武器,可由漢中,長安補充,又有襄陽支援。
此戰之勝負,不到最後一刻,自是難測!”
同徐晃這個老對手,甘寧交手過許多次。
徐晃領軍,甚是老練,更擅長正面作戰。
這次來勢洶洶,又是荊州牧劉表病逝,荊州尚處於動盪之間。
針對徐晃部的反擊,甘寧早有預料,恰好劉琦掌權州府,於南陽前線,可以提供全力支援。
不光如此,來自徐晃內部的情報支援,兩方戰事未起,但甘寧對這個敵人已經非常瞭解。
從戰局來看,且正如外甥劉釜為之所言那般,南陽軍未嘗不能借今次之機,於外部看來荊州動亂之際,出人預料的予許都部重創。
若是能收回南陽大部,佔據有利地勢以阻隔,許都會處在南陽部的直接威脅下,曹操或再將行遷都之舉,這絕對是於曹營士氣的巨大打擊。
當日間,小將魏延,抓住機會,憑藉所率之數百騎兵,開始在徐晃大部後方,不斷襲擾。
魏延過往雖然無名,但軍事能力卻是強悍,就是所領之數百騎兵,讓徐晃苦惱不已,不得不放緩左翼軍的進攻勢態。
藉助此機,張繡按照預定方案,於正面開始同徐晃交鋒。
南陽風雲再起,甘寧以益州和荊州為後盾,決心力敵徐晃,取得更有利局面。
遠在長沙。
經過數日北上,蔣婉終於是見到了劉備,劉備身體雖說虛弱,且在連日高燒不減下,有些昏沉,但思緒依舊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