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進發(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釗馮習是在五年前,張羨進攻南郡,南郡生亂,且見荊州牧劉表,非成事之屬,加上劉釜當時於南中處事,於天下名聲大起,得曉其以族兄劉榮在鬱林組建兵力,安置流民,故下交州投奔謀事。
作為留守於謝沫的前線領軍大將,馮習與高順一道,並稱為“交北二虎”。
只是同高順相比,馮習名聲稍弱一些。
繼承原陷陣營傳統的,高順所領交州陷陣營,亦是交、揚、荊三州交界之地,赫赫有名的鐵軍。
聽到正是馮習,來進入零陵,安地方而抗孫乾、糜芳等叛軍,舍內眾人,全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未幾,徐庶、龐統、景豐、蔣琬、趙雲等人,結合敵我情況,重新對大軍進行調整。
當日晚間,趙雲率從益陽、羅縣趕來之部,共計四千三百餘名兵士,往醴陵而戰北上的周泰。
蔣琬主動請命,同龐林一道,各率一千長沙兵,往臨湘南去,阻擋陰山來敵,為馮習部到達後,於後方進攻創造機會……
鬱林,在馮習北援,正式併入零陵郡,而助劉備殘部,守衛荊南的次日。
本在潭中練兵的高順,先得到劉榮來信,後得到劉釜早為士燮授意的交州州府命令,士燮與陳宮謀議,結合實況,因荊南戰情難測,這次取荊南者,不論孫乾、糜芳等叛將,徐盛、朱然、周泰等江東將領,無不有大名之屬,故以之為平荊中郎將,率陷陣營千人兵士,另有三千精銳,由始安,開赴零陵戰場。
五六年來,交州在劉釜所遣人手,同士氏合作下,安頓南下流民,設立軍屯,於經濟、教育、軍事多方面提升發展,使得與南中連在一起的交州地方,成功抵擋住了孫氏南下來侵,已經荊州內戰的波及影響。
這次因荊州局勢惡化,孫氏往荊州擴張,損害了交、益兩州利益,更是讓荊州百姓,處於戰爭之下,民不聊生。
以交州數萬兵士北上荊南,正是為安荊南及相鄰郡縣,幾年乃至於幾十年的和平而衛之。
交州州治所在,龍編城,州府。
年六十有五的交州牧士燮,精神抖擻,正在同別駕陳宮座談,一畔還有州從事左棟等人。
江東孫氏,敢於從南北,同時發動兩場戰事,想要藉機一口吃下荊州,正中陳宮預測,卻是士燮等大部分人,沒有預料到的。
士燮很清楚,唇亡齒寒,如果江夏、荊南被拿下,無論南郡、南陽等荊州其餘數郡,以交州就會面臨直接威脅。
在士氏內附劉釜之後,以經濟和農事發展為導向,交州發展的同時,讓士氏等本地大族,收到了實實在在地利益。若是孫氏最終南下,放棄此間良好局面,交州本地大族,自不會答應。
這也是為何在半月前,又收到劉釜親筆信,再得劉榮信報後,交州牧士燮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團結地方大族與百姓,為高順等將去信,並運輸糧草,而支援零陵、桂陽戰事之因。
“公臺認為,這次荊南戰事,吾方需多久,方能止息?”
就在陳宮剛論述完,得勝孫氏將領之策時,士燮放下茶杯,看向下首的陳宮,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