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癳正在此間,劉琮從旁邊的官舍跑了進來。

兩刻鐘前,得聞城內亂生,以蔡瑁連番令下,劉琮尚能穩坐州府,以安定襄陽城內投效之屬人心。可隨著吏從不斷訊息傳來,以形勢鉅變,劉琮自是坐不住了,跑來向蔡瑁問計。

誰知正看到蔡瑁六神無主之模樣。

“舅父!”

劉琮近身,一聲大喝下,方將蔡瑁喊醒。

為荊州名士,代為南郡太守,蔡瑁狼狽地嚎叫道:“阿琮!蒯越叛了,襄陽城亂,外有大軍,只要其部進駐,吾等全都完了。”

到了這時,便知襄陽有失,劉琮不覺間,卻是穩定了心神,他近走兩步,來到蔡瑁面前,緊緊握之雙手,道:“舅父,吾等還有機會,表兄而今尚帶有上萬之部,吾等只要從襄陽成功突圍,與之回合,便以逃亡南郡,再借武陵之地勢,足可穩住腳跟。

吾父雖逝,但以傳荊州於吾,只要將此事,再以告之荊州百姓,總可迴歸襄陽。”

蔡瑁微微一愣,望向劉琮充滿希翼的雙眼,隨之心中苦笑,荊州世家,包括他蔡氏,為家族獲取利益是一方面,且更多見風使舵之人。

以蒯氏、傅氏之投,加上劉琦本就為荊州長公子,又於大軍到來,憑之籠絡好襄陽本地世家,給足利益,回來,還能回來乎?

逃亡南郡、武陵,在他與外甥劉琮勢弱下,另借今次之事,窺得劉琦佈局,真能順利逃走?可能保證,地方大族,不會再叛,抓之邀功?

逃,還能逃往何處,唯有潁川而已。

蔡瑁原本有些昏暗的目光,忽然亮了起來。

“阿琮所言甚對!

不能坐以待斃,劉琦此番準備周密,現在想來,以使君病逝,不覺為之做了嫁衣……

暫且不論此事,吾等要離開襄陽,以為安全之舉,不能去往南郡,當去往比陽。”

宛縣前番為甘寧奪取,但比陽尚在徐晃手中。

聽聞往南陽郡比陽縣逃去,而非南郡。劉琮就算再怎麼笨拙,又如何看不出蔡瑁的意思, 這是要投往許都曹操!

劉琮知道舅父蔡瑁與曹操交往密切,另心有得荊州大權之意,可並沒有直接投於曹操之打算。

自迎天子劉協歸於雒陽開始,曹操完全收天子掌控之軍,清除異己,從那時開始,箇中野心就已表露。

作為深受劉表喜愛之子,劉琮與父親劉表在某些觀點上,乃是一致,皆以為曹操名為漢臣,但實以為竊漢之賊,豈能與之狼狽為奸。

“舅父……”

不等劉琮說完心中所念,蔡瑁便以撿起地上的頭冠重新帶好,略微整理一下,即拉著劉琮的手臂,往外走去,並向左右道:“迅速將城內,吾等人馬聚集起來,再為張肅去信,務必堅守好東城。

一刻鐘後,吾等從東城突圍!”

至官舍外,蔡瑁將親將遞過來的韁繩,交到了劉琮手中,其又接過一個,握在自己手中,以另一隻手握來的馬鞭,指向城內殺喊聲最為響亮之地,道:“阿琮,此時非為猶豫之時,汝且以為,待汝兄掌得荊州大權,會放過汝乎?

且信舅父一次,唯往曹公處,方有榮華富貴耳!

舅父豈能害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