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讓辭(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過往間,他與蔡瑁等人,並無衝突,雙方見面,給盡禮儀。這次之所以形成這般局面,主要是因為蔡瑁、張允之流,原本是打算在劉表之後,扶持劉琮,繼而掌得荊州大權。
他若為劉表所任,那就挫敗他們的計劃。
奪人利益,若殺人父母。
劉備倒沒有想過,將此中人,完全拉過來。
立場上講,蔡瑁、蒯越、張允等人,暗地裡與曹操相親,這一次更受曹操之意。他早在佔據汝南時,就已響應袁紹,與曹操割袍斷腕,勢不兩立,故與立場上,就有分明,早為敵人。
尋得大義,緩和關係,解決眼下危局,則是為下一步,能制衡蔡瑁等人,引得喘息之機。
劉表聽劉備前番言語之推測,原本氣血上湧的他,心情抑鬱,差點又是一口血噴出,原本枯黃的臉,轉瞬變得透過,雙目更是血紅。
在劉備後一句話後,劉表情緒略有平緩。
他雖重病不久於人世,但一輩子之閱歷,從事之下,於劉備之心意,還是能猜到幾分。
尤其在望向妻兄蔡瑁等人後,劉表有種無力感。他已然發現,之前所思之錯誤,劉備之名望,領荊州綽綽有餘,但也要這些人,願意為之所領才是。
可惜荊州內部,不能扭成一股繩,投曹勢力,於他生病後,從暗處轉為明面聯合。
劉表的眼珠,微一轉動,開始望向了二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
劉備明言助荊州抵禦外敵,所屬荊州外部勢力,正是同荊州本地勢力,勢如水火。
次子劉琮,背靠的正是荊州大族,親曹一派。
這麼一對比,劉表方才再變得昏沉的大腦,瞬間清醒起來。
劉備勢力,與荊州本地勢力,若能形成一個平衡,且以主領之人,只要小心保持,荊州之權力,在他之後,則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過渡。
其中人選,便只剩下一個,同益州牧劉釜相厚,他的嫡長子,南陽太守劉琦。
對於劉琦同劉釜之交情,劉表過去數年,內心並不樂意,可在看到同為漢宗室的劉釜,所行一件件事,將匡扶漢室,落於實際,曹操亦是罕見吃敗。
尤以當下荊州局面下,劉表的態度,不覺發生了變化。
他張開嘴,還沒來得及呼喚劉琦的名字,劉琦就主動站了出來。
劉琦這一站出,另以吸引舍內眾人目光。
在劉表疑惑的眼神中,劉琦正色道:“大人,玄德公乃德隆望重之士,軍政處事能力豐富。
誠如大人先前所言,我與阿弟,能力不足,難以勝任。
唯玄德公可以,便是面對曹操來侵,亦能全力應戰,絕不會束手而投,將荊州徒手讓於曹賊。
故而,琦不才,承大人之意,願請玄德公,將來以領荊州。”
作為劉表長子,荊州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劉琦主動讓辭,就是與劉琦不對付的劉琮也瞪大了眼。
而劉表望向劉琦的目中,多了些難言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