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讓辭(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表將荊州讓給劉備,行以主管,於劉備名望之下,一切合乎常理。
早十幾日前,甚至已經表露出了端倪,為眾人所知。
但當這句話,真正從劉表口中道出時,塵埃落地時,又是一種感受。
比如在舅父及母親,循循善誘下,視荊州牧為己手,且以必得的劉琮,面色即難掩飾。
其雙手緊握,平日性情溫和的他,此時望向劉備,滿是惡毒。
身為劉琮舅父的蔡瑁,此時面上卻是表情淡淡,他的目光沒有看向劉備之背影,而是往向病榻上的劉表,只是於眼神深處,多了幾分不屑。
蒯越則是盯著頭頂的房梁,有些出神,為從事祭酒,總領府事之屬,他此時的表現,顯得有些反常,感覺變得置身事外。
張允就戰在劉琮背後,同劉琮一樣有些慌張,舅父劉表所言,讓之心情有些急躁。但以隨之,他的目光即堅定起來,並又看了眼蔡瑁的側臉,心底隨之一定。
……
舍內眾人神色各異,一直注視著舍內情形的張飛,感官非常之敏銳,他能感受到一股若有若無的殺氣,正在積釀。
而這股殺氣的目標,可不正面前的主公劉備。
但聞整個舍內,皆被劉表兩句虛弱之言,給震在原地,將領官吏無不沉默下來,暗暗思索。
劉備會如何做?
會直接受之嗎?
處在焦點中的劉備,從表面看去,與方才無二,還沉靜在面見荊州牧劉表的悲傷之中。
就在下一刻,劉備身子動了。
他這一動,迅速將所有人視線,給吸引過來。就是面色枯黃、病入膏肓的劉表,也是微微側過了頭。
“荊州賢良眾多,若蔡君、蒯君之屬,更是公之肱骨,為安荊州出力甚多。
而以琦公子,北抵禦曹操,奪回宛縣,殺得敵將徐晃後撤,便是智計百出的荀令君,亦無可奈何,不得不選擇暫避鋒芒。若是備禦敵,亦難如此。
琮公子,則為至仁至孝之輩,百姓莫不讚之……
備即受公大恩大德,守護荊州,抵禦強敵,本為職責所在。
便是公不召備而來,備亦會如此。
但以公之意,讓備領荊州,此事萬萬不可!”
又令人生意外的是,面對此中大好局面,劉備竟然推辭了過去。
但細細思去,常人覺得理所應當。
認真檢視荊州勢力,除了為劉備初平定的荊南,內亂不止,其他地區,若南郡,江夏,荊州大族把持下,劉備便是領了荊州牧,治理難度也是頗大。
早於臨湘時,劉備借與徐庶書信溝通,後與龐統內部商議,便定下了將來“借”荊州的概念。
這裡面,首要得到的是劉表於明面上之承認,以便以荊南、九江為基礎,與荊州大族角力罷,為實際領荊州全部而打下基礎。
人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劉備很明白這個道理。他想要有作為,但絕不是劉表與地方大族完全妥協之關係,而是與地方大族合作中,為之所用,成為他匡扶漢室路上的一把利劍。
當然,劉備如此委婉的說道,不乏緩和他同蔡瑁等人關係之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