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癥結(第1/2頁)
章節報錯
邛都。
二月春意來,天氣回暖,豔陽高照。
一月前,雍斐負荊率族人投降於邛都城下,獻三十部將、夷帥之首。
雍氏如此識相,劉釜也沒過多為難,將雍氏族中相聯的上千婦孺,在被劃分城三大部後,分別遷往南安、旄牛、僰道多地安生。進而,依當日諾言,除殘殺漢吏、罪大惡極的直接參與者,放過了大部分普通雍氏族人。
此中之行,亦使雍氏大族被正式分割,成為官寺下一普通家族,想要再行去歲那種規模的叛亂多不可能。由此也宣佈,越嶲郡暫無大族之禍。
但考慮到邛都初平,本地零散不受控制夷人部寨眾多,而雍氏權威早就深入人心,防止另有雍氏人私底下懷恨在心,以行小動作。劉釜接受法正從朱提送來的建議,早以協助之名,暫也將雍斐、傷勢未痊癒的雍熙之子雍闓等雍氏之人,為之特別關照,留於邛都監視。
所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雍氏為敗軍之將,也無可奈何。好在雍斐等人很是識相,一邊助劉釜交接財物地產之物,一邊為重組的漢寺理順邛都各夷關係。
說到從雍氏最終沒收上來的財物,不算雍氏控制那處可以源源不斷流入錢資的西南商道,和遍及邛都多地的地產、便是如金銀銅、珠寶之物,另有囤積下來的糧食等物加起來,即有雍斐上次所言的三倍不止!
直觀看去,他所率的旄牛部和奮勇軍,連帶著支援來的德陽部,共計兩萬多人,瞬間完成了由“貧窮”到“富足”的轉變。若只顧忌軍隊運轉建設的話,確可以為兩萬人,支撐數年之久。
但在平定越嶲,以至於未來平定完南中五郡,且從交州接納流民,以行南中民生恢復之事下,所需甚多,這些獲得之物,可能連半年都撐不下去。
劉釜在翻看完賬目後的喜悅,也在瞬間澆滅不少。
好在當下的西南商道,在平定建寧之後,可完全為之掌控,另有族兄劉榮於交州南海郡,已開始組建官寺為基礎的海商船隊,以行遠洋貿易,兩者獲取之利益,可為南中建設,乃至於將來的益州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
當然,在獲取大量財物之後,比接下來的備戰,以及接下來於邛都之地建設,兩者更為重要的,是對大軍的賞罰。
漢軍的戰力,不能單靠信念之,唯有有賞有罰,才能讓人信服,並一路跟隨下去。
這一次,劉釜非常“大方”了一次。
十多日前,方統計完,在預料到州府不會送來任何獎賞之情況下,他即以個人名義,為軍吏發放了一年俸祿。
其中包括旄牛軍,只要登記于軍冊,其中有功者,統一按照奮勇軍賞罰標準,以財物土地賞賜。一些未獲軍功,但參與了平雍氏之戰,於戰前戰後出力的普通兵士,甚至含有南安、僰道、朱提等地方建設之吏者,包括籌建醫舍的張機等人,設計多地建設者,也都有恩賞……
內裡傷亡之將士,亦按照撫卹標準進行。
戰後的一場功勞賜予下去,涉及數萬人,從雍氏手中所獲的錢物就花去了三分之一,這裡面還包括邛都、臺登等多處收攏之土地。
不過也因此,各部兵士士氣大振,所有人於南安、邛都、朱提等地建設,更添信心。於平南將軍劉釜,私下裡無人不讚之,憐惜兵士,言而有信,皆願死心塌地的追隨之。
尤其奮勇軍中的原屬漢中部,想起當年在張魯手下從軍,于軍營中,僅有兩頓糟糠之食,生死聽天由命,甚至不被當人看。在麻木了以前的那種軍旅後,再與現在投降主將劉釜門下,念及加入奮勇軍的點滴。簡直一個是地下,一個是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