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正月的前幾天,過得很快,至少對雍斐而言,是這般的。

且當天下人都在歡度新年時,雍氏內部卻是死氣沉沉。

除過漢軍隨時可能得進攻陰雲在,雍斐與劉釜之協議,相當於將整個雍氏賣了過去,遂而,激起了強烈反對。

因此,於開年前兩日,邛都城內,亦屬雍氏內部就發生了分裂與叛亂,最終還是雍斐藉助雍熙留給他人馬,才順利平定。

便是此亂,雍氏族中嫡系死傷近三十人,各部私兵與投靠的夷部人馬城內之內,合計有千人傷亡。

經過這次亂生,守衛邛都的雍氏再無力駐守邛都。雍斐代表的“投誠派”,徹底主導局勢。

正月初三,元日後第二天。

當南安多地已經走出元日氛圍,官寺開始辦公,農人於農監指導下、領取良種開始勞作時,劉釜親率千人之部,往邛都而去。

無論於邛都城的過去,是以和平方式,還是以作戰取之,都不能改變邛都,這處越嶲郡郡治,在為叛軍佔領半年之久,將回歸漢軍手中的事實。

此事意義重大,經由將軍府幕僚討論,劉釜勢必要親自去見證這一刻。

而在邛都順利奪回後,邛都之地,勢必成為遠取建寧、滇池的前哨。南安則是大軍後方,同樣也是防備劉璋部之前線。

至於劉釜離開後,南安政務則是暫由杜瓊領導。兵事方面,以本部人馬,加上前番到來、留守於此的鄉援,共計兩千七百之眾,由正月初二,領命回來的將領馬增,及族弟劉淇率領。

之所以於南安佈下如此多的兵士,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以防備緊鄰的劉璋部狗急跳牆。

成都雖有景氏、劉杉等人刺探訊息,但當下劉璋於此防範甚是嚴密,即是連武陽、漢安多地主將調換後,其人可直接繞過州府,與各部將領下令,遂也增加了南安、武陽等交接之地的不穩定性。

前行兩日,劉釜於闡縣停留了半日,於當前為他任命的闡縣令,亦是同門師兄杜微略做言談,主要是聽取關於蠻夷登記治理諸事後,未多做停留,即順路在正月初六中午到達邛都城下。

風和日麗,邛都之地,回暖不少。

城外漢軍處,旗幟飄展,兵士列隊整齊,前側擺放著攻城器件。

但看邊緣的犛牛軍,在經過戰爭的洗禮後,與之前相比,也是大相徑庭。一個個昂首挺胸,目含殺氣。

劉釜為泠苞、劉楓、馬虎、霍峻等諸將迎接於此時,就看到這一幕。

他騎馬巡營走過之地,即見兵士放開嗓子,異口同聲道:“大漢萬勝!”

大漢萬勝,這四個字,就如同擁有魔力一般,不斷在山巒間迴旋,于田畝間擴散,傳入每個漢軍耳中,同樣傳入了城池上的雍氏兵士耳中。

雍斐等人得部將彙報,來到邛都城上就看到了這令人震撼之畫面。

“今,漢軍列隊檢閱,當是平南將軍劉釜到了!”

雍斐一言道出了真相。

劉釜到了!

恰明日就是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