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建安二年,可以說是大漢天下局勢,變化最大的一年。

正月,袁術稱帝。

同月,曹操以天子劉協之名義,發出討逆詔書。

隨之,孫策與袁術正式決裂。劉備南下汝南,直逼壽春,打算進一步擴大地盤,而孫策也是南北同時進發,遠取江都,南下南野,擴大江東基業範疇。

同在上半年,曹操親自率部,取南陽。張繡謀事洩露,自身被俘,賈詡於亂軍中“不幸”身亡。南陽為劉琦接手,後曹操準備充分,由潁川攻來,遭甘寧、黃忠部阻擋,最終還是荊州一系失利,導致宛城最終落入曹操手中。即是現在的南陽,被一分為二,各有牽制。

在益州,上半年裡。趙韙叛亂,張魯得曹操贊助,雄心大起,聯合涼州兵,進攻巴西、廣漢之所。益州局勢一度失控,劉璋部節節敗退。最終憑藉葭萌關之勝,趙韙和張魯決裂,涼州兵退守,才挽回頹勢,後藉機反攻,逐漸收復為張魯和趙韙所獲之土。

交、揚,交、荊,三地交界之所,亦有為爭奪地盤,另有荊蠻之叛亂,引起的小規模戰局。

而在遼東,當年馳騁疆場,為公孫瓚領導的白馬義從,為袁紹所迫。公孫瓚戰死,白馬義從先一步,消失於大漢歷史中。

於北方,尤其江淮之地的戰亂之下,無數流民百姓,湧入荊州,南下交州以求生。

到了下半年,尤其七月後。

天下之於局勢,再有變化。

曹操脫離南陽戰線,舉兵決心除掉呂布。經過數月作戰,呂布終不能敵,最終戰死下邳城下。陳宮、高順攜呂布家眷突圍南下。

至於袁術,戰力不斷萎縮,便是到達年末時,壽春為劉備以計奪,東有孫策虎視眈眈,北面曹操於十二月大舉南下,江淮的大混戰一觸即發。其本人則剩餘數城可守。原本想北迴投奔袁紹,奈何道路斷絕,即是歲末,也正是在行軍途中渡過歲除,聞者無不唏噓。

看益州,建安二年的後數月,天下目光,皆被勢如破竹的劉釜部吸引。其所率之部,於條件艱苦之下,取越嶲多地,打得雍氏大族毫無還手之力。犍為屬國的全面平叛,預示著其部人馬進入第二階段,再無人能阻止這新星的冉冉升起。

而於交州之地,陳宮、高順加入的左棟、呂岱、劉榮本部,打著“興漢安民”旗號的地方實力,也進入了劉表、孫策,乃至於北方曹操、袁紹的視野,各方於十二月時,分別遣使以拉攏。於士氏的保密之下,暫還無人知道,其實際所屬之人,正是在南中指揮作戰的劉釜。

……

爆竹聲中一歲除。

歲首至。

原本駐守下邳前線的曹操,早數日返回了許都,主持起朝廷大事。即是劉備、孫策、劉表、袁紹、劉璋等當前佔據各地的群雄,也開始了對新一年的規劃。

遠在南安。

劉釜於元日,同樣忙得不可開交。

一大早,他先是於官舍處理了下送來的緊急公文。

然後在早飯時間,親率杜瓊等軍吏,往軍營內,與留守的兵士、傷兵在內,一起吃了元日的第一頓飯——全軍兵士,一大早即幫著廚舍做的月牙餛飩(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