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剖析(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大漢其他地方的宗族勢力一樣,南中雍氏大族,有庶嫡之分,長幼之別,外以權勢影響,內有宗法治理。
由此產生的不同利益代表人,其中有親州府者,野心膨脹自立者,還有隻想守著一畝三分地者。
以雍熙為代表者,屬於略有野心的一批人,更是雍氏內部的青壯派。於雍熙權柄正盛,且對各方有利時,大家都不會說什麼。但當在雍氏受挫,於雍熙的主導下,雍氏眼看就要被漢軍兵圍邛都時,雍氏內部很快出現了矛盾,一些雍氏族人紛紛冒出,指點江山。
就在卑水城破的第二日,也就是今日,邛都雍氏宗祠之內,為各自前途之事,足足吵了一天。
部分族人建議借邛都之地死守,等待轉機;另有部分人、決心尋求建寧方向合作,即是打敗漢軍,最終割捨部分利益也可;還有人則是傾向於直接向漢軍投降,等待東山再起之機……
若問雍熙這個當代族長,也是統領各路夷帥的主將之想法,他其實在闡縣之敗、長子被俘後,就傾向於後者。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便是闡縣派出之主力都打不過漢軍,卑水、臺登他也沒報什麼希望,現在邛都直面漢軍,城內情形與當日闡縣相當,與漢軍交鋒,結果是可以預料的。
但前次他遣人往漢軍將領泠苞處請和,收到的大漢平南將軍劉釜接受其之投降條件,不僅讓雍熙難以接受,就是雍氏及附屬之部也難以接受。
具體要點有三:
其一,雍氏無條件將所有當前佔有之地歸還給漢軍駐守,並解散本部所有人馬。
其二,雍氏所有財產收歸漢寺所有,至於雍氏大族,舉族之眾,以後不能繼續生活在越嶲,當遷移至南安、僰道一帶居住,轉為漢寺下轄黔首百姓之族。
其三,雍氏內部,及附屬之部從,但有參與殺害漢吏,殘害越嶲等多地普通百姓者,當全部交出,受漢律懲戒。
尤其後一條,意味著包括雍熙本人在內,只要選擇投降,那下一秒就會鋃鐺入獄。而起兵反漢,最終面臨的結果就是死亡。
這讓雍熙非常躊躇,接下來該怎麼做?
日頭漸落,祠堂的吵鬧聲並未減弱。
直到一名兵士前來稟報,漢軍由臺登方向計程車卒已到蘇氏,即是卑水之漢軍也在南下邛都後,所有的聲音戛然而止。
漢軍來了!
漢軍剛剛經歷兩次大捷,略作修整就來了!
許多人做出這般猜想,難道漢軍是想趕在新年到來之前,拿下邛都?
祠堂議事的雍氏男人,便是身邊有爐火溫烤,也感覺遍體生寒。
接連之敗,就算數月前,再怎麼豪情萬丈,對州府充滿不屑,但在這支強勢的漢軍面前,一切都變得可笑。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吾等當為雍氏尋一條退路才是!”
當雍氏宗祠之內,氣氛壓抑至極時,一名年邁的族老出言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