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慕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為大雪掩埋,便是尋覓困難。
杜瓊聞言,心中同樣傷感。
未戰先傷亡,這對大軍之士氣,是個很大的打擊。加上內憂外困之下,便是他這個軍中主簿,也深感吃力。
他搓了搓手,然後坐在劉釜下首,沉聲彙報道:
“今晨時分,馬君遣人送來訊息,經過十多日的摸索,今亦在靈關道附近,尋到一可疑之地,只待開採挖掘,便能確定……”
杜瓊說著說著,發現劉釜在拆開信件外的包裹,便是看到其上署名時,臉上泛過喜悅之色,更有出神之意。
他目光一動,劉釜平日沉穩大方,便是平日間,亦少喜形於色。今之表現,卻是異常。
看來來信者果然非凡。
而杜瓊看向劉釜手中信件的厚度,又是一驚,此非書信,足可言之為書冊!
便在這時,劉釜但看過前幾行,即將之放下,見杜瓊的目光,解釋道:“讓伯瑜見笑了!釜見南陽好友來信,喜不自勝,頗有失禮。”
來信不是旁人,正是劉釜主動深交的諸葛亮,這同樣是作為劉釜大昏之特殊賀禮。看署名留言之日期,諸葛亮早四月即由南陽讓友人幫忙郵寄,可中間不知發生了多少波折,到現在,方至劉釜手中。
杜瓊聞言,搖了搖頭,道:“此間信件若是緊急,季安足可看罷,便是吾今日前來所言之事,也不急於一時。反正送信言說之人,尚在江州。但此人身份特殊,慕名而來,不顧嚴寒,即見奮勇軍兵士相告,似有要事。
但依吾之見,季安可派兵士相迎,其或能解吾等之憂也!”
這下子換到劉釜驚疑了,孟達當前在僰道。便是州府來人,也不會走此路,過江州之地。當是為巴地,或為蜀外之名士,來拜見或投靠於他?
一月之前,由成都到南安的路上,因劉釜大義平叛、加以州府不公之事傳開,蜀地各處市井遊俠,乃至於一些士子,紛紛前來效命。
至於十一月中旬,即便山路不同,但足有九百人之多,可比去歲於襄陽,還要多的多。
而今,這九百人正被重新設立為一部,當下正歸泠苞率領,同處置後勤之事。而今大雪雖是封山,但每隔數日,依然有結伴者前來。
這便是名望!
而能被杜瓊稱之解大軍之憂者,豈會是常人?
反倒是諸葛亮信中之言,多為南中事,他事後可慢慢琢磨。
劉釜問道:“伯瑜之言,讓釜越加好奇,敢問來者何人?”
劉釜的好奇心被順利勾起,若是馬虎於此回話,多半回賣關子。
但杜瓊平日威嚴,劉釜之問,他肅然回道:“便是得任師稱讚,當世名義張機張仲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