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意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宅。
為予劉釜餞別,今日到來了許多人。
劉釜從州府歸來,面對這些人打過招呼後,便來到了旁舍。
即便明日就要離開,但泠苞、杜瓊等人,仍在根據法正每日令人送來的訊息,並結合法正之建議,每日對行軍路線做出調整。
見劉釜入舍,眾人迅速圍了過來。
杜瓊皺著濃眉,有些關切道:“季安,關於糧草之事,劉益州如何說?”
劉釜搖了搖頭,面上卻無沮喪之意,掃視了一眼眾人期許的目光,回道:“劉益州以巴地戰事剛剛結束,賦稅難收,各地郡府民生嚴峻為由,只願一次性供給我部一萬六千人,三個月的糧草。至於後續補給事宜,依我看,亦可能無望矣!”
聽完,左手畔,一直沉默的泠苞,想起了前些年,他為南中事,向州府上書,後被郡府長吏陷害之事,一時有些悲憤,痛心疾首道:“平南中之事,事關益州安穩大局,前數年,景公之於平叛南中,撫南中之民。無論是州府,還是朝廷,都是全力支援。
怎到了眼前,劉益州想要大軍前往平定,卻是又如此苛刻?
這是將益州置於危險之境,鼠目寸光啊。”
旁人的臉色也不太好看,何止如此!
劉璋此行,給平南大軍帶來的問題,不止如此。
今已入冬,道路蜿蜒,若是大雪封山,一次性供給一萬六千人三個月的糧草,這些糧草如何運輸。
就算運輸到了前線,但於積雪之下,大軍難以作戰,將三月糧草吃完,正是春來之時,平南之軍是可以發起進攻了,但卻將面臨斷糧危機。
此何為平亂,分明是想將大軍置之死地!
廳舍內,多是聰明人。
再從根源上看,這哪是益州牧向對付平南大軍,分明是向對付平南將軍劉釜。
只是如杜瓊等一眾任廬的師兄弟,直到現在,其實都有些想不明白。當日,劉釜即接受劉璋之薦為茂才,於州府從事,後又在廣漢、巴西抵抗漢中軍,只要按部就班下去,將來何不成為益州重臣?又為何選擇會主動率部往南中險惡之地,不僅如此,還在關鍵時刻,接受了朝廷之許,為朝中五官中郎這一雞助職位?
由此,令益州牧心生隔閡不瞞,導致受命的平南之事越加艱難。
但而,少時聰慧,被贊為益州名士的劉釜,難道連這些都看不明白嗎?
前後看去,都有種劉釜主動跳入陷阱的錯覺。
那麼,他到底在圖謀什麼?
所謂旁觀者清,入局者迷。
杜瓊等人隨劉釜入局,憂心不已。卻不曉今日之事傳開後,於州郡兩級官吏中,私下底,會引起什麼樣的軒然大波。
從事件的發展而言,實則給益州官吏上了一課——益州牧無梟雄之姿,無容人之量,跟著他無前途不說,只要你稍令他不瞞,便可遭受打擊報復。
便是取得葭萌關大捷,為益州驕傲的劉季安都如此被特意針對,何論他人?
可以預想的是,劉釜會被人當做受害者,進而在官吏中,有更多的同情之眾。相反,劉璋的名勢在趙韙之亂、漢中入侵,慘勝之後,還會越來越低。
殊不知,以自身為誘餌,打擊劉璋僅存之名望,這正是劉釜考慮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