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歸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釜手中所贈的美玉,乃是位列華夏四大名玉的藍田玉。光澤溫潤,如謙謙君子。紋路細密,令人愛不釋手。
春秋秦漢時,藍田玉於大族名士間很是流行,如傳國璽即是以藍田水蒼玉製作而成。
《漢書·地理志》載:藍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後之《西京賦》等諸多名篇,亦有載。
為拓展情報事業藍圖,鄭向於三輔之地,興辦的一向勾連業務,即是玉石生意。得曉劉釜婚事近,鄭向遣專人向尚在葭萌關守衛的劉釜,送去了小半箱、雕琢好的藍田美玉。
玉者,於士大夫而言,多以裝飾之用。但於劉釜而言,送人正好。
這不,回往豐安老家,他即向族中幾個不錯的晚輩,賜給美玉。現回成都,亦將美玉全部攜帶,身上還佩戴了些,方便給常氏、景氏晚輩隨時贈予。
而今看到泠苞的一兒一女,為表親近之感,劉釜同樣毫不在意的拿出相贈。
看見雕刻漂亮的暖玉,泠起和泠玉這對兄妹,未敢第一時間收下,弱生生的望著旁邊的父親泠苞,但二人眼中對暖玉的喜愛,是怎麼樣也掩飾不住的。
泠苞注意到兒女的眼神,心裡突兀一痛,他這些年來,每於家中對兒女教導嚴格,前些年從吏不常在家,又少了關懷。至當前,兒女於之的懼怕,絲毫未減。
遂,泠苞向兒女頷首道:“長者賜……”
“不敢辭!”
泠起和泠玉異口同聲回道,二個小人,又向劉釜一拜,這一次的動作標準很多,緊接著,兩雙小手接過劉釜兩手中的暖玉,蹦蹦跳跳地返回了屋舍,顯然是向母親魯氏炫耀去了。
泠苞回首,搖頭道:“讓劉君見笑了!”
劉釜也搖了搖頭:“泠君何必見外,我見足下只兒女,不禁想到我家外甥外甥女。其中年紀,正是活潑好動時。
另有一事,恕釜多嘴,泠君若是隨軍出征,可曾想好如何安置家眷?”
泠氏雖是新都人士,但親眷多住於城郭之外。前兩年,泠苞家中僕從不少,包括泠母在世,多以照料,讓泠苞無後顧之憂,可安心在外。
但目前,其家中僅有一年邁之僕,其這個頂樑柱再一走,家中何以帶一雙兒女?
這一年半載,多知曉妻子於家中不易,泠苞越是放心不下。
見泠苞面色躊躇憂思,劉釜補充道:“泠君若是不嫌棄,可往成都。釜於那裡置辦了些家業,另有些房舍。
泠君也不用擔心人生地不熟,我家阿姊便帶兒女於近處求學,另有我家舅母要不了多久,也會攜兒女於成都安生。
何況,待釜親事完畢後,我家細君亦會留此。
而住舍周邊,多學舍,成都另有名師無數,足可使泠君兒女好生求學。
此外,我等出征,成都之地,另有我於州府為吏的族兄照料,外有景氏相助,足可使君無後顧之憂也!”
為了家庭,劉釜所言,讓泠苞心動了,更讓他無法拒絕。
可惜家中貧寒,否則他於成都買一處自家宅舍也好。這一個時辰的相處中,他早看出劉釜乃誠摯之輩,相關言語自是出自真心。
自家先接受此中宅舍,內中恩情,待他泠苞來日再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