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珠(第2/2頁)
章節報錯
安夷縣寺。
受到鄭度的召喚後,鄧賢高沛等人陸陸續續回來。
時至農忙時,大家本就分批次在各鄉地視察,見縣吏言之縣君緊急召見,大家便迅速回來。
“諸君看看吧!”
鄭度將展開的信件,放到了高沛的手裡,由之不斷傳下去。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的臉,緩慢道:“州府有召,夷軍需出征,吾和高君同行,將率大軍離開。
而當下安夷的治理必須繼續,且按照吾等商議的規章制度進行,務必保證政策的連貫性。
吾的建議是,鄧君暫領安夷令,文君領縣尉,王君主管後續的募軍事宜。
目前,縣中主簿還有空閒,吾覺得劉吉可擔當此任。
至於馬君,蘇君……此行便與吾等一同出南中,往巴郡。
諸君以為如何?”
劉吉當年不過是一流民,後被劉釜看中加以提拔,這兩年憑之能力,已然做到了市吏的職位,屬於縣寺中的新秀。
如劉吉這般有才能者,於安夷縣寺因縣考之法,大加提拔者,不在少數,有許多人樂意加入軍中,成為文吏。縣考的名氣之下,就連交州的一些貧寒士子,在交州從吏無望後,也會來參加安夷每歲的考試,以謀取一官半職。
當然,也有些不仕者,會成為鄉學的先生,縣寺提供住舍糧食,還有錢幣,卻也能保證餓不死。
而看到州府的命令,高沛鄧賢等人臉上各有喜色,他們一心輔佐劉釜成就大事。
近一年半來,一直得聞劉釜的大名於蜀外宣揚,而今能借機把訓練的夷軍帶出,可不正是向外擴張的一大步?
被鄭度點到名,可隨軍出征的鄭虎,早就咧開了嘴。
如鄧賢文童幾個留下者,大局觀還是有的,面上也無多少不忿,多頷首,認同鄭度的安排。
至於鄭度帶走了諸多人,鄧賢者並不太在意,今歲的縣考剛剛落下帷幕,正有二十多個士子,可以加入縣寺之內。
“便如鄭君之言!”
鄧賢率先表示了支援,文童等人亦應諾道。
州府催促的緊,加上戰局隨著時間的變化,很難預料,鄭度覺得大軍次日即出發,由高沛負責整軍還有糧草之事後,其由將留下的縣吏叫來,再商議安夷的發展問題。
鄭度有種感覺,從兩年多前入南中,到今次離開南中,隨軍征戰,下一次回來,怕是遙遙無期。
待其他縣吏下去,只剩下鄧賢一人時,鄭度將之擔憂道出:“今次益州面臨鉅變,以鄧君之才,吾想鄧君於安夷待的時間多半不會太長,屆時季安於外,多會使鄧君外出相助。
在吾走後,鄧君可多留意一些有用的人才,以備後用。
安夷處於深山,藏有十萬之民,不僅是季安起家的根本,也是吾等的心血所在。
正如季安曾經說過的那般,安夷總有一天,會成為益州的明珠。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一定要牢牢把握在自己人手中!”
鄧賢知道鄭度的言外之意,意思是在他之後,要慎重選擇繼任者,他牢牢握住鄭度的手,道:“鄭君放心吧!吾等皆受季安信任,自不負之重望,不知鄭君今日說的劉吉如何?”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