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太大了,羊山周圍就出來數萬之巨,那其他地方呢?

且想要讓這些人的方式很簡單,土地。

南中的夷人,不是草原上的鮮卑人,羌人,他們需要土地才能生存。

同大漢的許多地方一樣,南中的土地也被這些豪族和夷帥給牢牢控制。

若是以土地利誘之,何愁不會有更多的夷人願意站出來?

若是想完成這麼一個宏大的目標,背後需要一個強大的支持者。這個支持者,能提供武器糧草,能在背後壓陣,以作南中大亂的最壞打算。

劉釜過去只敢在安夷縣招募夷人小部落,偷偷摸摸的增加屯田兵,是因為他尋不到這麼一個機會,尋不到益州牧劉璋願意支援他的機會……

而今,趙韙內部作亂,張魯來勢洶洶,西涼虎視眈眈,益州危機之時。

即便集益州之力,最後勝利,也是慘勝。

益州兵力大減,兵卒從何招募?

蜀郡?巴郡?廣漢?

兵源最充沛的還是南中,就看劉璋願不願意,敢不敢。

若想做,就必須和南中大族夷帥對抗,乃至於消滅掉這些割據勢力,清空這些阻力。

選擇將記錄在案的四千夷軍調出安夷,劉釜感覺,此事或是州府的一種試探,劉璋手下謀士的一種試探。

而想讓劉璋最終下定決心,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劉釜需要景氏的支援,同樣需要把這個主導權掌握在他手裡。

翁婿二人的這次暢聊,持續了兩個時辰。

在聽過劉釜言之的將南中豪族夷帥一勞永逸解決,分以田地為普通夷人,進而募兵效力的“大膽”想法後,景顧狠狠的揪了把自己的鬍子。

他這女婿解決的問題很是“粗暴”,這是想給南中火上澆油。

但從結果來看,只要事情成功,南中一直存在的危機將結束,益州還將收穫一直強大可以利用的夷軍。

“季安,吾平日觀汝溫文爾雅,未曾想到汝對南中竟想如此‘下重手’。

不過,汝之解決辦法,可是會將南中推向另一個混亂,但卻也能進一步消耗南中大族的力量。

而正如所擔憂的那般,即便吾益州山窮水盡時,使君恐也難以下定決心。

此事……卻也不是沒有機會!”

劉釜聽得神色一動,當即問道:“伯父是說,南中必須亂起來,還是大亂,才能讓使君下定決心,奮力一搏?

成則,置之死地而後生。

敗則,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