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踏秋(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安夷開採礦物,鍛造軍械,透過修建的糧道,儲存糧食,再透過輪訓制度,擴大手下夷軍的規模,則是《安夷五年發展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
選擇執行規劃者,最主要的考驗,便是要學會耐得住寂寞。
安夷令鄭向,恰是這種人。
至少從安夷來的書信看,大半年過去,安夷在鄭向的治理下,依舊穩定發展,一些政令,也是全都落到了實處。
而如文童,王朝馬虎等人,這群人也在不斷的成長,劉釜自是放心的下。
再如高沛,自當日追隨他,後為之折服,行事也是牢靠。
一個個人名在腦中閃過,劉釜於《安夷五年發展規劃》的末尾,說了他對安夷本地官吏調整的建議,便將這卷厚厚的簡牘封裝好,打算明日天亮,遣兩名賨衛,親自押送回去。
這裡面除了發展規劃的佈置安排外,還有他為鄭向幾人寫的私密信件,若是為人截獲,多半會出大問題的。
當然,由兩位賨衛專門押送,也是劉釜穩妥的法子。
近兩年來,安夷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官商渠道,一些安夷生產的蜀繡,乃至一些用以換取物資的金銅之物,都是透過官商運往蜀外,為此,沿路建立了自己的一批據點。
這些據點,明著是商賈買賣交易之所,實際上,也是劉釜於蜀地的情報之所。
夜色已深,劉釜於睡前,便正拿起一卷簡牘,翻看著安夷官商,從巴郡送來的一份情報。
原來,數月來,益州和荊州的交界之所,開始恢復了商貿往來。但因和漢中張魯的緣故,尤其龐羲與之的數次作戰,加重了雙方的緊張關係。大部分人出蜀,都選擇往荊州而去。
藉著燈火,劉釜讀罷,若有所思。
此往洛陽,大機率也是走荊州這條路線,就是不知會不會路過南陽,見到諸葛亮?
秋意涼涼,成都街面的來往者,多加了衣服。
只有做苦力者,因時常搬運物件出汗而光著臂膀。
今晨之相約,劉釜沒提前告訴張松法正孟達三人。
自是他坐著牛車,和族兄劉杉一同尋上門的,好在他三人都在家,也無其他事。
得聞劉釜的“踏秋”之約後,便同意下來。
於劉釜的建議下,打算往成都城外尋一地,好露營半日。
牛車隨之變成四輛,兩兩同乘,第四輛車,專門使僕從於沿途的食肆和酒肆買下食物與酒水。
車馬一直前行,直到一處滿山紅葉的山腳下,劉釜方讓車伕放慢些。
此地風景宜人,遊人不少,多為官宦者攜女眷出遊。
劉釜尋了個人流量相對少的空曠地帶,遂下車。
法正幾人下車一看,心曠神怡,嘖嘖稱讚,皆感嘆劉釜尋的好地方。
而不用吩咐,同來的僕從,便把吃食美酒於攜帶來的案几上,擺放妥當。
看著這一幕,劉釜不禁莞爾,今日之所為,能否稱得上建安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