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洞察(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高雲少,炎熱退去,清涼襲身。
劉釜邀另四人席地而坐,先是見景抒情,各有詩篇展現。
這種事,對穿越前的劉釜來說,脫口成詩,確有難度。但現在的他,求學十年,無數的知識深深印刻在腦中,寫誦一首普通的抒情詩還是可以的。
這邊沉思讀罷,那邊自有人喝彩,五人的交談倒也快意。
尤其族兄劉杉,有意結合這三人,便發揮起全身解數,使得小聚其樂融融。
適時,五人略作小飲後,如法正、劉釜皆有些喝酒上臉。
法正和孟達,也是皆酒意,從旁訴說了他們倆人,不為人重視,過得不如意云云。
亦表露了對劉釜聲名的羨慕,他們方才透過劉杉之口,已知曉劉釜於景氏回來,便為州牧劉璋所召見。
劉釜沒有再席地而坐,他先是從距離最近的張松處敬酒,然後來到法正和孟達中間,給法正倒滿一杯,又給孟達倒滿一杯,其手中亦是倒滿一杯。
目光誠摯的望向二人,緩緩道:“孝直、子度,何需妄自菲薄?
論才華,汝二人絲毫不比我差。
論能力,即便我與汝二人相交不過月許,但前有子喬所述,今有我親眼所見,便之汝二人未來定是成大事者!
不過欠缺的是個舞臺,一個機會。
眼下不過是一時而已。
我能不才,若是為郡吏,為州吏,最先推舉的,便是孝直和子度!”
法正和孟達,皆為劉釜的言語說的有些意動。
劉釜重孝義,待人誠懇,加上其為州牧看重,能說出這些話,是對他二人的真正認可。
“知我者,季安也!”
法正拿起酒杯,和劉釜碰杯而已。
至於孟達,連酒杯都拿不穩,感動的早就稀里嘩啦。
劉杉見此,內心一動,嘆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阿釜所言,只是長吏未能認識二友的才華而已,想必用不了多久,二友即能找到伯樂。”
張松也是端起酒杯安慰了一會。
小聚會的氣氛重新回來,法正和孟達臉上的愁苦也有消減。
藉此,劉釜則是說明了下他所關心的安夷治理問題,張松法正等人,先後插言,卻也劉釜受益頗多。
當劉釜說起他為州牧所召,為使洛陽時,法正面色微微一變,略有古怪的看了眼劉釜。
“看來使君對季安,另有重用才是!”
“哦?”劉釜略有驚奇,這都能看得出來?
張松,劉杉,孟達,另三人也全都看向了法正。
法正摸著下巴道:“吾和子度在郡府為吏,對於朝廷來使,昨日也聽子喬說起。得知益州每次派往去京師面見天子者,無不是年長德高望重,或為劉益州的絕對心腹者!
季安的名聲確有,但來往州治剛滿一月,也只見過劉益州一面而已,即能為往京師使,足見有人全力推薦,且欲利用季安的身份,劉益州好完成某些事。
吾做猜測,季安為長沙定王之後,同劉益州一樣,為漢之宗室,加上名氣,劉益州的目的,其實不言而喻,即可得見天子……”
張松,孟達,皆露恍然之色,族兄劉杉亦是驚歎,當事人劉釜就更不用說了,只能道一句,法正名不虛傳!對人心的把握有著不符合他年紀的厲害!
劉釜虛心請教道:“依孝直看,我往洛陽,可有什麼注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