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還是以前的路,不過比兩年前要稍微拓寬了一些。

按照老僕甄遷的說法,當年為了平定巴郡之亂,從蜀郡調來過軍卒,大軍所過之處,道路自然加寬。

熟不知,到了如今,竟方便了來往的商客和行人。

途中,劉釜再次收到了景氏送來的書信。

景氏走的是資中那條路,寫這封信時,具體成都不遠了。

另一個好訊息是,行程之中,景氏一行人恰遇到了趕來的蜀地名醫張子安等一行人。

景毅的病情,在張子安的調養下,已有緩解。

準岳丈景顧信中有言,讓劉釜不要著急,可回鄉帶上數日。對於州牧府的相召,他會想辦法解釋一二。

這正和劉釜的心意!

此往成都,又不知何時會回豐安,今次路過,正好與鄉鄰好生交流下感情。

豐安的鄉鄰,便是他的鄉黨,同豐安劉氏一樣,是他劉釜天然的政治盟友。

如果有一日,他劉釜真正做到名揚天下,豐安亦會揚名受利!

昔日之於高祖,便是泗水亭長,後方和鄉黨一道,才建立大漢帝國。

他劉釜若想三興漢室,鄉黨的力量,也是必須藉助的。

兩日的路程,江州城近在咫尺。

劉釜讓車隊休息,他親自來到了阿姊劉妍的馬車畔,逗了下朝自己笑的外甥女,出言道:

“阿姊,前方便是江州城,小弟上次匆匆一過,未能好生欣賞,今日便入城休息,明日修整一天。小弟除好生欣賞這邊風景外,也好去拜訪一位同門師兄弟!”

另一旁馬車上,左右張望的兩個外甥,以常勇為首,拍手稱讚道:“阿母,我和阿兄也想進去看看。

上次去江州城,我記得還是阿翁帶進去的,一晃數載過去,阿勇都十歲了!”

先有弟弟劉釜的話,後有兩個兒子的抱怨,劉妍展顏一笑:“行程事,皆以阿釜所言為準。阿智、阿勇你們切記,此番入了江州城,可別胡亂跑!”

“知道了!”

常智常勇雙雙歡呼。

劉釜知道阿姊心中所慮,便站於車轅處補充道:“阿智和阿勇的安危,阿姊放心便是,我會讓親衛好生照看他們的。”

也就從當日入江州城開始,常智和常勇身邊,各自多了一個“臨時監護人”。

劉釜此番入江州,看江州鬧事只是捎帶,主要目的還是見一見同門師兄弟嚴顏。

嚴顏自當年縣吏任上,而後直入郡府後,因得新任太守賞識,官職便火速提升,一年的時間,就成了太守杜錦的主簿。

主簿位置特殊,非親信才華者難以擔任,可見嚴顏的才華能力,是真正得到了杜錦的賞識。

根據嚴顏這位同門師兄弟的介紹,巴郡太守杜錦乃是去歲秋剛剛調來的,原本的巴郡太守空閒了一年的時間,一直由中郎將趙韙擔任。

眼瞅著趙韙在巴郡的權勢越盛,以龐羲為首者便向劉璋進言,當火速派一新的太守穩定好巴郡局勢,不能讓趙韙一人獨大,否則後患無窮。

劉璋左右為難,最終選擇杜錦前往。

杜錦者,廣漢白水人,初在州牧府工作,後擔任了廣漢郡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