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離開(第1/2頁)
章節報錯
拜別之後,縣寺大門大開。
以劉釜為首,縣寺官吏陸續走出。
旁側的大道畔,共計二十輛牛馬車,蓄勢待發,旁有穿著皮甲的近三十名賨衛站立。
而在縣寺正對的街道兩邊,早就萬人空巷。
賨人,武安夷,漢人……已融入安夷的各個部族的人,全都攜帶老小,睜大眼睛望著縣寺門口。
“令長出來了!”
不知是誰喊了第一聲。
瞬間,洶湧的人潮大叫“令長”,一些尚未學會漢話的夷人,也是用蹩腳的語氣大喊著“令長”。
“安夷之數萬百姓,於季安情深意切,皆不願季安離開啊!此當為美談!
而季安今次人雖走,但其勸說夷人出山,又收留流民之恩,斷不會消失。
未來幾十年,想必在這安夷之地,季安的大名會一直流傳。
其振臂一呼,不知會有多少人跟隨!
這便是名和勢!
季安之勢,借的便是安夷百姓之勢!
昔日,景毅公為一方吏,其離別百姓之送別,也不過如此!”
鄭度今天沒有拿鵝毛扇,他穿著一身嶄新的官服,站於劉釜左側。
見到外面的人群,心底感慨無比。
劉釜一走,他便受推舉而為安夷令,即便才華如他,也是壓力山大。
但鄭度自當日既然決定輔佐劉釜,以圖拯救蜀地,拯救大漢百姓,便下定了決心,事事要為劉釜謀略。
今者,成為安夷令,鄭度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便是延續劉釜的政策,且讓安夷百姓能一直記得劉釜的好。
如此,安夷方為劉釜真正的根。
一個連益州牧,大漢朝廷都無法拔掉的根!
右側緊隨劉釜之後的高沛等人,同樣有此感慨。想到劉釜近些時日的安排和囑託,目光亦堅定不少。
安夷需要他們共同攜手建設,為將之建設成為南中的經濟中心和文化軍事重地,而不懈努力!
只有輔佐好劉釜的事業,以之實力由安夷逐漸輻射到南中,才有可能從南中進擊整個益州,而後向外擴張至交州、荊州之地。
“縣君,吉時已到,該啟程了!”王朝從旁側冒了出來,於劉釜耳畔提醒道。
劉釜小幅度的點了點頭,接著望向周圍的安夷百姓。
隨之,視線不斷跨越,又望向在他收下不斷拔高,併成形的安夷城池,心中自有千言萬語。
安夷,這是他在大漢的第二故鄉,也將是竭盡全力建設的一地。
他以真心待安夷百姓,事事親為,現在看到這些不捨的面孔,還有安夷人發自內心的留戀,這才是最好的收穫。
此往蜀郡成都,與其說是為益州牧劉璋重視,而又升官。不如說是他人生的一個跳板。
安夷,他還會回來的。
到那時,不再是讓夷人和流民聚集在此,而是會帶領他們走向更廣闊的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