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定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吾雖會在府君面前繼續支援,但還是希望汝能慎重。”
張松的這番話,已是真真切切的為朋友考慮了。
劉釜心中有些感動。
很難想象,就是這麼一個能對認可的朋友,交心相談者,最終會背叛舊主。其實,不止是他,而如法正等益州不少官吏亦選擇如此做。
產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只有一種,益州劉璋當時是多麼的讓下屬失望啊!
劉釜的心裡嘆了口氣,劉璋的過往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若真想成事,決不能優柔寡斷……
一旁,鄭度一直聽著張松訴說,心裡對南中的局勢自有自己的一份見解。但看劉釜有說話的樣子,便把到嘴的話嚥了下去,凝神聽取劉釜的話語來。
而有張松在,又有鄭度在,劉釜未將其於半日前,對景毅的建議未做什麼隱瞞,恰需二人參謀參謀。當然,這也是向二人表達信任的一種方式。
“劉君這‘以夷治夷’策,可謂上佳!”鄭度讚道,他本意是向郡府提出一策“攻夷計”,能讓南中的大族不得不參與進來。
可劉釜此法,只要成功實行,即能間接的拋開南中本地大族勢力,甚至能在除掉官寺外,形成可利用的“衛南中”力量。
在鄭度想來,收益最大者,則是南中百姓和本地官寺。
欲行此事,深入夷人內部,也成為了必行之舉。但這麼做,也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風險。
這位劉君,還真是敢為!
而張松對劉釜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即想到了後續辦法,亦有些佩服,更對劉釜直言此事,大有觸動。
“季安主意已定,吾便不再勸說什麼了。只是此行兇險定然徒增,那些本地大族若是知曉季安汝之想法,定會從中破壞。最重要的,便是保密。
此外,吾手下尚有僕從數人,全藉由季安,為汝保駕護航!”
鄭度心中其實不完全認可張松的想法,他不覺得人該見危而退。否則,真若那般,又有什麼信仰?
尤其如劉釜這般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南中百姓和平生活,解決南中夷人危機的行為,在鄭度的心裡,更是大寫的“義”字。
也就在這一刻,鄭度對張松,於心間渾然不覺的升起了小小的間隙。
瞥了眼劉釜,鄭度心道:“劉季安心懷百姓,為蜀地和平,吾該幫襯一二才是!”
畢竟從這短短的幾個時辰相處來看,劉釜這位聲名大起者,無論品德,還是行事,還是很合他意的。
其人正直,說話不喜歡拐彎抹角,摸著下巴的短鬚道:
“劉君心繫百姓,而願將自身置於險徒,吾亦欽佩。如此,劉君若行之,吾手下亦有僕從二人,願使之護劉君安危。
此外,針對夷人部族,吾有三計,但願到時能助得劉君一臂之力!”
劉釜目光明亮,起身向二人一揖,而後向鄭度道:“不知鄭君有何高見?釜洗耳恭聽。”
(作者前一章排版的時候,把兩個鄭氏人名弄錯了,在此致歉,已修。
另外借機在正文說明下,本書很多人名是在正史裡面記載的,《三國演義》可能並未見,如上文的戲志才,但這些人才能屬實了不起,不知道但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翻閱資料看看。
作者滿懷著敬意,非常希望能用自身有限的筆力把這群人刻畫出來,放到我的故事裡,讓之在東漢末的這個大時代下,釋放他們應有的光芒。
而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我亦滿懷著激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