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面對王朝,劉釜還能解釋一番,但當面對馬虎這等撒潑渾人時,即使讀再多的書,能講再多的道理,也多無用處。

僕人甄遷看出了劉釜的為難,適時出言道:

“小郎君,天色漸晚,再不走,恐到了天黑也到達不了小娘子那邊。而此地數十里的範圍內,多山少人,夜間亦常有猛獸出沒,還是要快些行進才是!”

也是,管王朝馬虎願不願意離開,總不能在此地僵硬著。

此外,他不願二人跟著的主要原因,除了當下未有官身,未能給此二人利益的保證外,還有多王朝馬虎不瞭解。

倘若能於途中多觀察瞭解一下,帶之同去益州郡某一份事業也未嘗不可。

劉釜面向眼巴巴的望著自己的王馬二人,道:“此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汝二人既不願收下這錢物,那就先隨劉某尋一處住處。至於投靠之事,劉某決定不可輕易而為,劉某此時身無官職,亦不能給汝二人什麼保證。

如若相隨一事無成,那不是劉某耽擱了汝二人的大好青春了嗎?”

馬虎一聽劉釜願意讓之同行,面色大喜,道:“此事,俺兄弟倆早早決定好了,自不會變去。且從俺看見小郎君的第一眼,就知道小郎君是成大事的人。至於俺兄弟以後有沒有作為,那是俺兄弟的個人能力問題,又如何怪的了小郎君!”

能從馬虎嘴裡聽到這番大道理,讓劉釜不由得多看了對方一眼。

一直單膝跪在地上的王朝眉色卻未展開,白了眼義兄馬虎後,衝著劉釜,大義凜然道:“我知小郎君的擔憂,但我二人之所以選擇投靠小郎君,便看中的是小郎君的賢德之名,無論小郎君以後去往何地,我弟兄二人都願跟隨左右,別無他求!”

這王朝比馬虎聰明的可不止一點半點,直言他二人此來不為了其他,就是為了劉釜這個人。

“俺也一樣!”馬虎在王朝後,火速補充了一句。

劉釜嘆道:“也罷,我正巧要去益州郡一趟,即於江州會停留十數日。你二人若真心隨行,我有一個條件,即在這數人內,當往家中去信,將情況說明。待之同意,方可一起上路!”

王朝馬虎對視一眼,一揖到地,道:“王朝(馬虎)便依小郎君之言!”

將牛車散落上的東西略作收拾,眾人重新上路,只不過同行者,於者短短數個時辰內,從四人變成了六人。

王朝和馬虎,死活不願坐在牛車上,兩人各持著器具,站於牛車兩側步行。

路中熟絡之後,不但是虎頭和甄遷敢和兩人說話,就連之前被嚇得屁滾尿流的車伕,也和王朝馬虎相談起來。

一些巴郡之事,老僕甄遷或不清楚,但王朝馬虎知之甚多。就這麼一路的言語,憑著二人之口,讓劉釜對巴郡的情況有了更為直觀的瞭解。

如今之巴郡,郡內之官吏,亦多是蜀中本地人擔任,亦為益州士的大本營,而之各地大族力量,仍是巴郡權利結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如枳縣王氏和馬氏,家中雖有些錢物,但於枳縣卻算不上大戶,於郡縣更沒有什麼大官。

當劉釜問到臨江甘氏近幾年在巴郡的地位如何,尤其甘寧之人時,王朝便談道:“甘氏除過有甘寧於近些年擔任郡中郡丞外,亦在枳縣、平都之地有人任職,算是巴郡大戶。至於甘寧甘郡丞,自夏秋交際時,辭去了郡丞之職後,多於郡中和一些老友來回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