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漢當興!(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如此機密的話,為族兄先一步知道,卻有些不對勁。念及劉炤的性子,他無奈道:“族兄你知曉的如此清楚,莫不是又偷偷潛在族伯書房外偷聽了!”
劉炤眼睛瞪大:“還是阿釜你懂乃兄!”
發現說這句話,不是掩耳盜鈴乎?劉炤忙改口道:“咳咳,不對,這也不算偷聽,只是今早路過聽到的。當時,乃兄正巧要去給阿翁稟報汝家之事……
不過阿釜,若是族中確定派人前往荊州的話,汝可願往之?”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若是去投靠劉表?何不投靠劉備!
何況劉釜早就有了目標,他要借在郡縣的名聲,還有劉氏於本地的百年積累,先於蜀地立下根基,然後理論結合現實的觀望這天下。
他遠眺田間勞作的佃農,反問道:“族兄認為劉表可匡扶漢室?昔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劉表作為漢室宗親,可沒有派人參加。
足見劉表只想著一州之地,未有復興大漢之志也!
且就算我願跟隨族中長輩,往荊州謀事,此時也不行。畢竟,去歲時,我和景公有約。
等明年,要去益州郡拜訪一下。”
劉炤懊惱的拍了下後腦勺,嘆了口氣:“乃兄怎把這茬給忘了,我還想著阿釜能隨乃兄一起去荊州見見世面呢!當下看來是不行了。
不過,阿釜汝不認為劉表有復興漢室之資,如今之天下,誰能擔此重任?劉焉乎?”
這不是劉炤第一次和他這個族弟討論天下大事,其實關於天下的許多事,平日都是透過劉炤之後,劉釜方知曉的。
只是劉焉,劉釜卻曉得,若無意外,此人今歲就會死了,其子劉璋即將登上歷史舞臺。
但見族兄問起,劉釜還是認真思考了一會,然後搖了搖頭:“劉焉此人,或連劉表都不如也!
族兄勿要亂猜了,而今漢室式微,且於黃巾之亂後,天下亦有割據之象。問誰能匡扶漢室,非一人一事能說得準。
我等既和世祖同宗同源,那誠該擔起責任,勿要為外人看扁。
若別人靠不住,那就靠自己。”
聽罷劉釜的言語,劉炤心潮澎湃,看看我家阿釜,志向多高,無寄人籬下之心,但有匡扶漢室之志。
劉炤望向天空南風的鳥雀,吧唧了下嘴,追憶道:“阿釜幼時便與我指著那喜鵲巢,言鳥飛高處,如有一日,要像曾祖父般能站在洛陽的金殿之上,居於高位。要想故族叔般,行於洛陽。
這麼多年過去了,阿釜志向不變,乃兄不如也!
苟富貴,勿相忘。
到時,阿釜當要記得乃兄!”
劉炤好強(嘴倔),這還是第一次表現出對他人的敬佩。
說道完,還伸出了右手,這是想擊掌為誓!
劉釜卻一臉懵逼,我怎麼不記得我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