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嚴肅道:“太后,真正能讓長安君的福澤傳承下去的,並不是您或者大王對長安君的疼愛,而是長安君和他的子孫們能對趙國做出多少貢獻。”

“血脈之間的親情會淡泊,但對國家的奉獻卻會因為史官直筆而被永遠牢記。只要長安君及其子孫能一直為大趙做出貢獻,那今後的大王們又怎麼可能會吝惜對他們的賞賜和疼愛呢?”

“報效國家,才是真正讓子孫後代和自己獲得福澤的正道,更不需要仰仗別人的恩寵和憐惜便能將命運牢牢掌控。”

這一刻,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牢牢鎖定在李建身上,就好像是一群求知若渴的學生,正謙卑的聽著講師的授課。

李建後退兩步,優雅朝著太后鞠躬行禮。

“太后,眼下難道不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嗎?請讓長安君前往齊國,做出他應該為大趙做出的貢獻吧!”

大殿中,一片寂靜。

趙王心中的激動之情完全無法剋制,他咳嗽一聲,小心翼翼的開口。

“母后,寡人覺得這李建李大夫所言,確實是頗有道理。弟弟他若是真能前往臨淄,肯定是能堵上不少人的嘴巴。”

作為一個剛剛繼承大統的國君,趙王巴不得長安君這個對自己王位最有威脅的人離開趙國,最好是去傳說中的天涯海角,一輩子都別回來!

太后看了一眼趙王,沒有回答,而是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繆賢:“繆賢,你意如何?”

繆賢微微躬身,十分恭敬的說道:“李大夫之言字字珠璣,鞭辟入裡,繆賢是心服口服,無比贊同。”

這一次,太后沉默了更長時間。

終於,一聲嘆息從太后的口中發出。

“君子,嘿,好一個君子!生在君王家,看似人上人,但又有誰知,這背後多少悲歡離合!只是……苦了吾兒!”

太后的目光落在李建身上。

“李建,你說的很對。若是讓吾兒一直在邯鄲之中,這並不是真正的父母之愛,反而……是害了他。三天後,他會前往臨淄,以換取齊國出兵。”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李建心中頓時就是一鬆,旋即巨大的喜悅湧上心頭。

成功了!

李建真誠開口:“太后英明!”

太后看著李建,表情複雜。

她的目光中有一絲絲因為骨肉分離所導致的不爽,但更多的,是掩飾不住的欣賞。

“李建,你今年多大?”

“回太后,臣今年二十有一。”

“可曾婚配?”

“回太后,因家父去世服喪,尚未娶妻。”

“可有官職?”

“回太后,臣剛剛服喪結束,尚未正式授官。”

太后微微點頭,道:“既如此,那老婦就讓你……”

就在此時,一名宦官走了進來。

“太后,左師觸龍在外,聲稱有緊急之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