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之後,鄭娟拒絕了這個提議,磚去了區裡的圖書館。

她做了採編部的副主任,主責分類、編目、典藏等,並有指導、教學新員工的部分工作內容。

周秉昆的關係重新調回了出版社,被提拔為正處級。

但他拒絕了其它崗位的安置,只以後勤處處長的職務,去參與和邵敬文辦的吉膳房餐館。

這家餐館裝修過後,在出版社領導,以及相關人員,包括周秉昆的好友的見證下,在鞭炮聲裡,正式營業了。

第一天下來,周秉昆和邵敬文在閉店後,清理了當天的流水賬目。

捏著當天的營業額——二十八塊六毛錢以及部分糧票,兩人開心得哈哈大笑。

這是勝利的開始,還會走向更高的勝利目標。

管理這家餐館,也的確很費心血。

員工們大多是出版社的相關職工親屬,並不容易降服。

後廚員工洗菜淘米的時候,大多是馬馬虎虎;

前堂的端菜送餐的服務員,更是走路搖搖晃晃,甚至手指頭都杵進菜盤子、湯盆裡,也毫不在意。

至於對顧客冷言冷語,說風涼話,這都是不能避免的。

店內無論前堂還是後廚,隨時都能見到水漬……

面對這些問題,周秉昆不容拖延地,立即進行整改。

他先是明確了幾項簡單的規章制度,要求員工必須予以遵守:

首先,不能辱罵顧客,更堅決不能毆打;

其次,地面不能有水漬,劃定區域,誰當班誰負責;

再者,無論是後廚還是前堂服務員,都不能留長指甲,更別說指甲裡有泥;

最後,就是各負其責。前堂由領班負責,後廚由廚師長負責。堅決不能偷拿公物!

幹得好有獎勵,出現問題口頭批評、扣工資,直至開除。

他的命令下達,員工們都表示要堅決執行和落實。

可口頭的承諾很容易,真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那又是天壤之別了。

治理亂局,必須要用重典。

口頭提醒無效,就扣罰三天的工資,隨後就是開除。

先後有前堂和後廚的兩名服務人員,因為屢教不改而被辭退,讓剩下來的員工,知道了周秉昆不是說著玩兒,而是要動真格的。

“如果大家還都想和過去一樣,只是想著吃大鍋飯,幹好幹壞一個樣,那咱們的吉膳房,就不可能經營得下去!”

員工大會上,周秉昆嚴肅地說著。

大家聽了各自一凜,都安靜地聽著。

周秉昆繼續說:“以後,只要營業額有上升,就有大家的獎金髮!多拿了錢,就能給家裡多帶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