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滬市以後,他按照從曲秀貞那裡悄悄打聽來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兒子馬衛國。

馬守常和曲秀貞兩人,是在戰爭的環境中,有了這個兒子的。

因為兩人都忙於各自的工作、事業,與兒子的交流自然很少。

馬衛國和父母之間,因此產生了心理隔閡,所謂的“和父母不親”。

因此,他和妻子結婚以後常住在滬市,很少回去吉春市。

馬守常和曲秀貞再想兒子、兒媳和孫子,也不能總來滬市看望。

所以這一家人,只好遠隔一方。

周秉昆結識了曲秀貞之後,就想著儘量拉近他們一家人之間的情感距離和地理距離。

現在的他,穿過里弄小巷,從來往嘈雜的人群中穿過,站在了馬衛國家的門口。

站立了片刻,他抬手敲響了這家的屋門。

屋門開啟,一位中年女性出現在屋門處:“儂找誰?”

“我是吉春來的,叫做周秉昆。曲秀貞阿姨給我的地址,讓我過來看看。”周秉昆回答後,對方的神情很驚訝。

“誰啊?”一個男子的聲音傳來。

“您一定是馬衛國大哥了?”周秉昆看著這位文質彬彬的人。

相互做了介紹,馬衛國把他請了進去。

滬市此時的居住情況也很緊張,但這家的室內還算寬敞。

由此可見,馬衛國夫婦的生活狀況也比較好。

把帶來的水果放在桌上,周秉昆和他倆隨意交流起來。

“你是來滬市出差?”馬衛國詢問。

“嗯,給單位辦點事。另外最主要的,就是受馬叔叔和曲阿姨的託付,來看看您。”周秉昆回覆著說。

馬衛國夫婦聽到這話,暫時沒做回應。

沉默了一會兒,馬衛國主動開口說:“我明白你來的目的。”

點點頭,周秉昆看著他說:“衛國大哥,你在這邊工作,你父母在吉春工作,這自然造成了你們相聚的難度。可是,”

“周秉昆同志,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馬衛國說著,看了看身邊的妻子。

馬妻沒有作聲,只是邀請周秉昆喝水。

無論怎麼樣,此時的馬衛國也只是託詞罷了。數年回去一趟,甚至平時連書信和電話都很少和父母交流,這是他們目前的事實。

“衛國大哥,我們和朋友交往,也都會容忍他們的錯誤,更何況對父母呢?”周秉昆誠懇地說,“馬叔叔和曲阿姨,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為人民的福祉而奮鬥上,他們應該得到尊重。”

默然許久,馬衛國喃喃地說:“他們應該得到尊重,我難道不需要嗎?他們帶給我的心理挫敗感,實在是太大了。”

他這樣說,馬妻忍不住低聲勸說:“衛國,跟秉昆同志不好這樣講話的。”

看了看周秉昆,馬衛國暗呼口氣:“秉昆同志,我今天還要出去辦點事。你說的,我會認真考慮。所以,”

無論他說的是真是假,但對方下了逐客令,周秉昆只得暫且告辭:“衛國大哥,那你先忙。我出差時間很緊,但和您不做好交流,我是不會回去的。明天上午,我還會過來。”

他說得堅決,又是為馬家的事耽擱著,馬衛國聽了不禁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