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不再刮鬍子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蓉現在挺著大肚子,也在蔡曉光的陪伴下,回家來參加弟弟的婚禮。
大紅囍字貼在小院的門外,紅色的窗花貼在各屋的玻璃上,鞭炮聲在光字片響個不停。
穿著筆挺的深藍色中山裝,胸前彆著一朵紅紙花,周秉昆騎著腳踏車,車後座上是面帶嬌羞的鄭娟。
兩人在肖國慶、呂川等人騎車的伴從下,從太平胡同來到了周家的院外。
幾間屋子裡,炕上是親友圍著炕桌,地面上也有親友圍著方桌。
歡聲笑語不斷,大家一起舉杯,為周秉昆和鄭娟的結婚大喜,說著祝福的話。
周志剛站起身來,舉著酒杯對前來的親友說:“提到秉昆,原本是我最擔心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從小脾氣最犟,貪玩,學習成績也不好。但是,”
他的話鋒一轉:“現在看來,是我的眼力不夠,誤會我這個小兒子,他媽媽的老疙瘩了!秉昆不僅補上了初高中的課程,在農場還淨立功,工作也優秀。現在他調回了吉春,在雜誌社做辦公室主任,我為他感到驕傲!”
他這樣說,既是周家發生的實情,肯定也帶著想要在親友們面前的炫耀。
今天的大喜日子,親友們都沒有對此說笑,讓這位過得原本不容易的父親,好好地高興高興。
“再有鄭娟,說起來更是我的不對!她對我家,簡直就是有恩!而且,她和秉昆一樣,也知道要強,也考過了高中課程!這是最讓我高興的,因為她,”
說著,周志剛的情緒有些激動。
平和了一下心情,他再笑容滿面地說:“作為父親,我祝賀秉昆和鄭娟,白頭到老,恩愛一生!”
親友們一起舉杯,婚宴正式開始。
喧鬧過後,周家人送別了親友,坐在一起聊天。
周秉昆和鄭娟,並肩坐在炕邊,臉上都帶著幸福的紅暈。
周志剛看看他倆,再環視一下屋子,感慨地說:“秉昆提了建議,咱家就翻修了房子、加蓋了房子。要不然,現在可怎麼住呢!”
原劇中,經常會出現一家人,甚至不分性別的躺在一個炕上。
這樣的鏡頭雖然看著親情很溫暖,但也是因為住房緊張造成的。
更何況,後來肖國慶的家裡,甚至還發生了一家八口人,冬天、夏天都擠在一個炕上睡覺,那樣令人無奈的事。
周秉義和郝冬梅也都稱讚周秉昆,說他有先見之明。
“嫂子,我就是想讓我爸媽高興,因為他們喜歡熱鬧,喜歡一家人在一塊兒。”周秉昆解釋著說,“想來想去,我覺得只有這個辦法。”
“嗯嗯,真的很好。”郝冬梅稱讚著說。
“我覺得,哪怕是以後我們都有了各自的住房,也還是應該儘量往一塊兒湊。”周秉昆接著說,“一家人,就是要這個熱鬧勁兒。”
當下因為住房緊張,大多數人家不用想什麼幾套房的事,只要能夠適當地安身就行了。
以原劇的發展脈絡來看,事實也的確如此——光字片的最終改造,那裡的老百姓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
“以後,咱們肯定也能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李素華開心地說。
“媽,肯定可以的。”周秉義拉著母親的手,帶著勸慰與期盼的語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