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見他說得敞亮,也乾脆地說:“我還是想去文化單位,這樣既能接著學習,也能做出實際貢獻。”

點點頭,姚立松再對李素華說,“阿姨,我跟秉昆出去一趟。”

說完,他穿好棉大衣,戴好棉帽子:“這手提包,我直接拎著不合適。”

“我來。”周秉昆隨手拎了起來。

走出屋子,兩人的口中立刻都冒出滾滾的白色呵氣。

一邊走著,姚立松一邊坦誠地說:“說白了吧——我幫你,其實並不是很費勁。我這樣做,既是還情,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何樂而不為呢?”

周秉昆“嗯”了一聲:“這禮物的錢,我回頭給你。”

“不用。這都是小事兒,是董衛紅特意給你買的。”姚立松坦蕩地說。

周秉昆再道了謝,轉而詢問:“姚主任,我的接收單位,有意向的嗎?”

“新華書店系統,市裡或區裡的文化館,大型國企的宣傳科,大小出版社……”姚立松掰著手指頭數著。

周秉昆默默地聽著,覺得一切都很如意:“出版社?”

兩人走到公交站,姚立松想了想說:“江遼省出版社,這單位可以吧?”

這是一家省內的出版社,自己有接稿出書的能力,下屬也有幾個不同型別的雜誌社。

原劇中周秉昆的伯樂,《金土地》雜誌社的主編邵敬文,正是在這家出版社。

“那就去這家出版社拜訪一下?”周秉昆立刻同意。

因為和幾家意向單位都進行了提前的聯絡,姚立松到了出版社,在大門口的傳達室,出示了證件。

他直接說:“找李社長,提前約好了,我是省內三師生產建設兵團的姚立松。”

看了現役副團級軍官的證件,值班人員立刻打通了社長的電話,並親自帶著姚立松和周秉昆,走進了辦公大樓。

三樓的社長辦公室內,姚立松和周秉昆,受到了李社長的熱情接待。

“姚同志,您從兵團發來了正式申請書之後,我們社裡為此開了好幾次針對性的會議!”李社長顯得很真誠,“周秉昆同志的履歷,我們也都看了,也都很滿意!”

不要被這樣的官腔迷惑,因為過高的開頭,就意味著後面並不順利。

果然,李社長話鋒一轉:“可是你們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我們安排不了新人進來。就是老人兒,也都發工資困難呢。”

姚立松頻頻點頭,再把詢問的眼神看向周秉昆。

他說的這些,倒也基本是實情。

因為組織結構和管理沉冗,老職工都抱著鐵飯碗混日子,甚至該退休的年齡都不退,新人哪裡進得來呢?

至於發工資困難,上述情況下,要是發工資正常,那才叫奇怪呢。

“李社長,我倒也不用您太為難。”周秉昆接過話來說,“我這邊主要是家庭方面有困難,所以想盡快調回來。至於具體崗位,我並不在意。”

姚立松見他下定了決心,自己也來個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