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讓出名額(第2/2頁)
章節報錯
同時,她冷靜地拿出自己寫的檢舉信,遞給了周秉義。
周秉義看看她:“你想好了?這件事,可能會對你一生有影響。”
“他應該受到懲罰。”陶俊書默默地說。
周秉義點點頭,拉開了自己的抽屜,裡面赫然有二十來封信。
“這些都是檢舉那個人的。只可惜,這裡面都缺乏確定的證據。”他一邊說著,一邊看向陶俊書。
“哥,陶姐既然這樣決定,冬梅姐也把推薦機會給了她,我們就不要再對她多說什麼了。”周秉昆對大哥說。
因為做事細心,陶俊書的檢舉信裡,有準確地揭發那個人的資訊——包括他的身體特徵。
這是其她人忽視的,恰是陶俊書可以補充的。
周秉義聽了弟弟的話,不再說什麼,而是接過了陶俊書手中的信。
陶俊書順利地離開兵團農場,回去京城上大學進修。
危害農場的壞人,先是接受了組織調查,再就被撤職,進而被捕入獄。
郝冬梅自不必說,因為提前把自己被推薦的名額,讓給了陶俊書;周秉義、周秉昆兩人,也被那個壞人提前下手,把兩個推薦名額都轉給了別人。
雖然很遺憾,但周秉義、周秉昆兩人,卻都覺得很坦然,繼續安心、認真地在農場工作。
在和鄭娟通訊的時候,周秉昆問及她近來,是否還能堅持高中課程的學習,並說如果又不懂的地方,儘可以去問周蓉。
鄭娟回信的時候,帶著歉意說“工作很忙、下班也要多顧家”,放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
看著她的信,周秉昆也知道她的不易——既要認真上班,回家後更要在自家和周家兩邊都要顧及。
之所以敦促她堅持學習,周秉昆存著以後和她一起參加高考的心思。
被推薦上大學雖然因為不用考試而輕鬆,但肯定不如憑藉真才實學考進去。
畢業證書在未來社會中的認可程度,自然也是考進去的為重。
從現在到七七年的恢復高考,還有三年多的時間。只要認真堅持,就有希望可以考上大、專院校。
除了傳統的京城、清華等大學,以京城的HD區為例,也有八大學院之稱的八所大專院校,都是早就精專人才的地方,與後世的大專不能等同概念。
所以,周秉昆看了鄭娟的來信後,還是對她進行了鼓勵。
夏天的時候,周秉昆或者進行對知青和兵團職工搶收的採訪、見報等工作,或者就直接參與搶收工作。
農場的大片麥田,展現出一望無際的金黃顏色。
現在是夏季,是除了傳統秋收之外的,另一個豐收的季節!
金色的麥浪,發出“唰唰”的響聲,像是一曲收穫的讚歌;
翻卷著的金色麥浪,帶動著人們的寄託,是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周秉昆!”
姚立松帶著一頂草帽,站在田邊大聲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