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呵護你一生(第1/6頁)
章節報錯
衝他豎個大拇指,關老爺子看也不再看錦盒裡面的瓷碗。
“解放,你也喜歡這些。”他按住錦盒的蓋子,“我也說過了,這些就都給你了。”
這些都是早就說好的事,但閻解放並不想這樣處置。
想了想,他低聲說:“師父,關老爺子,這個錦盒我先保管著。等以後機會合適了,我們一起辦個私人博物館!”
這個提議當然好,但目前的關老爺子和破爛侯,是無論如何不敢作此想的。
總是開心地了結了心願,侯素娥和閻解放、周蓉,一起從外面的小酒館裡買回來幾樣酒菜。
大家就在這間屋子裡,為關老爺子和破爛侯之間,長達幾十年的糾葛消弭,而舉杯慶祝。
這件事情解決了,閻解放對於曾經獲得幫助的人,再瞭解了一樁心願。
春節期間,閻解放和周蓉帶著孩子們,回到了吉春市。
周志剛、李素華看著一大家子人,滿心歡喜。
周秉義和郝冬梅婚後,生了兩個女兒。
周秉昆和鄭娟,也有了一兒一女。
再加上週蓉和閻解放的兩個孩子,周家人湊起來就是十四口人之多。
從照相館拍了全家福回來,周志剛再指點著原來拍的照片,進而歷數一家的奮鬥經過。
“還會更好。現在只是一個更高的起點!”閻解放說得很鼓舞人心,“秉義、秉昆,我覺得高考很可能很快就恢復,我們一起加緊複習!”
對於孩子們能有更高的學歷,周志剛滿懷期待。但出於種種原因,他的這個願望,並未能實現。
現在聽了閻解放的話,他一邊帶著對這件事的疑慮,一邊看向周秉義等人。
閻解放說出這件事來,大家既然沒有聽說,知道他也是猜測,但都懂得要為此保密。
他們還沒有聽說過這個話題,對於是否能夠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並不敢抱有更多的期望。
在父母的眼裡,周秉義等人永遠是孩子,可他們現在也都是有了孩子的人。
可是現場的幾人當中,以年齡最小的周秉昆來說,今年也二十六歲了。
年齡偏大,又長時間斷了持續的基礎學習,即便恢復高考,又能考得上嗎?
“姐夫,先別說這事兒不一定,就是能有這個機會,恐怕我們也考不上的。”周秉昆老實地說。
閻解放對此並不認可說:“我們複習起來很難,但參加高考的不都是一樣嗎?再有,越往後的高考,適齡考生就越多,考試只有更難的。”
這話說得明白,大家都聽懂了他的意思:不管這個訊息是否屬實,先全力以赴複習、備考。
周秉義、郝冬梅、周蓉、閻解放,對於可能的恢復高考,因為之前的學習成績很好、基礎較牢固,有一定的信心。
周秉昆有點犯怵,但也在閻解放和周秉義等人的鼓勵下,踏下心來複習。
有了事先的心理準備,並且也有了提前開始的複習,從周秉義到周秉昆,都持續地保持著臨考的狀態。
果然,恢復高考的訊息,逐漸從各種渠道擴散開來。
社會上的人們聽了,先是猶猶豫豫,再就最終予以了確認:官方明確了這個資訊。
當年的冬天,大家參加了恢復高考以來的第一次考試。
考試過後,對於即將公佈的結果,人們各自懷著極為忐忑的心情,焦急地等待著。
高考成績公佈下來,最激動的不是考中的人,而是吉春的周志剛,和京城的閻埠貴。
周秉義、周蓉、閻解放,同時考入了京城大學。
郝冬梅考入了本省的醫科大學,周秉昆也考入了本省大學的中文系。
閻解曠、閻解娣兄妹倆,也考上了工業學院和語言學院。
鄭娟沒有考上,也並不是很意外的事。性格溫和的她,安心地做周秉昆的後盾。
閻解放獲得的稿費越來越多,慨然拿出來一部分,堅持帶著鄭光明來京城做了眼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