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無錫黿頭渚(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月六日。
江左晉陵郡,一年一度,太湖雅集。
八縣才俊齊聚無錫黿頭渚。
風和日麗,惠風和暢,三萬六千頃太湖,浩渺煙波,橫無際涯,湖面上峰巒隱映,放眼望去,湖光水天接一線,近水輕舟羅布如星,島上蒼木成林,曲徑通幽,春花絢爛,芳香四溢。
上巳節前後,城中百姓出城踏青,恰逢太湖雅集召開,楓林渡口,擠擠攘攘,輕舟如過江之鯽,浩浩湯湯行至黿頭渚方向,偌大的湖面,青衣桃紅,水光鏡天,紅粉佳人,俊才清秀。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水下有紅菱哪。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湖飛……”
漁夫小調,水鄉儂軟,蕩聲在湖面,增色幾許,一派祥和。
前來參加雅集計程車子文人,登黿頭渚,衣帶飛舞,擇袍飛袂,走一程歇一程,或詠誦名句,或笑談天下事,盡力展現風儀,引得遊覽民眾大聲叫好,投之果蔬香囊。
郡中正官攜二三人,款款步入其中,觀察這些士子文人的儀容儀表,興致所起,甚至擇其中一二人,問些簡單的問題,給個狀語。
郡中正官身邊的胥吏眼尖,對在場的所有才俊身份背景瞭然於胸,不時的提醒著,這些才俊出自哪家,有過什麼大作,或者揚名的事件。
對於士族子弟來說,不過是個形式,郡中正官一般會問個簡單的問題,而對於寒門子弟來說,便是一道真才實學的考驗,不但對儀容儀表講究,還會被問到一些比較刁鑽的問題。
去年,徐彬在會稽參加定品,因為近視,沒有被選拔上,這要是放在士族子弟身上,根本就不算事情。
因此,定品選拔人才,儼然是有兩套標準,士族和寒門不一樣。
郡中正官是知道徐邈的名號,畢竟有徐博士在前,特意問了幾個問題,角度都很刁鑽,橫跨儒、道兩家,然徐邈對答如流,不驕不躁,得了一個“少年英才”的狀語,對於寒門子弟來說,基本是到頂了,郡定七品、下上。
趙芸菲要差些,回答了幾個難度一般的問題,加上背地裡趙氏塞了不少的錢,郡定八品、下中。
晉陵郡的人才選拔,顏氏有很大的影響力,郡中正官皆是顏氏故交,承受顏氏香火情緣,這便是顏氏立足晉陵郡之本,對與蕭欽之這個顏氏之婿而言,真就走個過場了。
郡中正官仔仔細細打量了蕭欽之一眼,墨髮束冠,黑眸若漆,眉似刀挑,唇不點而紅,面不敷而皙白,一身白衣若雪,似飛瀑傾瀉而下,身姿挺拔,傲骨猶存,不得不說,單就儀容儀表,著實不凡。
晉人好美,以至於偏執,蕭欽之有好幾個名號,但唯有“江左衛玠”最是出名,引得許多民眾近距離圍觀,漫天飛來瓜果香囊,讓同行的趙芸菲與徐邈,接的叫苦不迭,卻是讓其他才俊眼紅豔羨。
......
黿頭渚臨湖亭內,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浩瀚太湖撤去了面紗,澄藍碧透,分外明淨,顧旖旎倚欄顧盼,俏笑抿唇,眉梢輕點,一身灼灼紅衣與錦繡湖山,聽著顧虎頭在繪聲繪色的講蕭欽之遭到了“圍追堵截”,嫣然一笑,春風盪漾,湖光失色。
“怕是當年潘岳也不過如此,可憐仙民兄與趙芸菲,深陷其中,慘遭飛來橫禍,被砸的滿身都是香粉。”顧愷之憨笑道。
“縣衙、郡衙也不救他?”顧旖旎含笑道。
“都在一旁看樂呢!”顧愷之步入廳內,捻起一杯清茶,笑飲道:“且看他如何自救?”
“郡定如何?”顧旖旎又問道。
“三品,上下,若不是族望不夠,怕是能到二品。”顧愷之惋惜道。
九品中正,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寒門最高六品,士族最高二品,以蘭陵蕭氏之族望,蕭欽之定三品,已然拔高一籌。
“小娘子,小郎,欽之小郎君作詩了。”有小廝笑著來報。
“哦,快吟來。”顧愷之起身道。
“四八雲端島,峰連七二蔥。”
“湖平天宇闊,山翠黛煙朦。”
“春在渚頭上,人遊畫境中。”
“歡聲騰四野,花映笑顏紅。”
小廝詠誦後,顧愷之又接著詠誦幾遍,細細評味後,搖頭晃腦道:“不及送阿姐你的那首,次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