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終不似讀書郎!(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這時候,名聲大的好處就體現出了,廣陵地理位置很突出,又是戰略要地,商旅客行,天南地北,“江左蕭四郎”早就傳來了。
然而,這也不行,畢竟名聲是可以頂替的,何況還是個大名人,你說你是就是嗎?
正在蕭欽之苦無思緒之際,卻是遇到了一個熟人,準確的說,只有一面之緣,便是在去年無錫的楓林渡口,那個贈曲的桓伊。
身穿青緞衣,頭戴方綸巾,清瘦俊朗,身後跟著一名老僕,桓伊還以為自己認錯人了,聽到蕭欽之自報家門,方才確認,走上去道:“確係蕭氏小郎君,我可以為證。”
蕭欽之在有限的記憶中,搜尋出桓伊來,方知是那個作出“梅花三弄”的“桓野王”,這首曲子,謝道韞經常吹奏,蕭欽之耳濡目染,自然知曉。
如此,蕭欽之陰差陽錯,隨著桓伊入了城。
基本上,後世人對桓伊的瞭解,僅限於其是一位音律高手,作出了《梅花三弄》這等傳世之曲,殊不知,桓伊不但是一位雅士,更是一位武可上馬平天下的將才,還是蘇東坡的偶像。
淝水之戰,八萬北府兵大破前秦五十萬大軍,桓伊在此戰中,獨領一軍。
可惜,蕭欽之的歷史不好,否則該抱一抱這位猛人的大腿。
不過,桓伊對少年郎蕭欽之來江北,倒是很好奇,引著幾人,前往住處一敘。
廣陵城西高東低,城內河道縱橫,呈扇形分佈,桓伊現任揚州督軍參軍,沒有住在公衙,卻是住在城西邊的一處兩河交匯處,幾間草房臨河,門前種著一排竹子,幾株梅花。
河面水光氤氳,水陸草豐,鳥雀啼鳴,游魚覓食,寥寥清風微涼,靜謐舒適,倒是夏天避暑的一個好去處,蕭欽之沒準備什麼禮物,剛好船上還有清茶,便贈送了些許。
老僕見有客人聲名遠揚,而草堂內羞澀,並無可招待之物,頗為犯愁。
豈料,桓伊笑道:“蕭小郎君,久居江左,尋常之物,不足以為奇,不若請蕭小郎君,嚐嚐生平未嘗之物,以聊表心意。”
蕭欽之與徐邈皆好奇,這個生平未嘗之物是什麼?
只見,桓伊散了發,脫了外袍,露著胸襟,提著一柄劍,幾步躍入草堂前的河中,摒息潛水,待從河中露出身影時,劍鋒之上,已經挑了一尾大魚。
把蕭欽之與徐邈都看的傻眼了。
輕絮捂著嘴驚呼,問趙二是怎麼辦到的,趙二一個大西北來的,最多會游泳,哪裡懂這些呢!
“用這江北之物招待,可否?”水中的桓伊,笑問道。
蕭欽之第一次來江北,自然沒吃過江北之物,可不就是生平未嘗之物麼,站在岸邊,頓時笑道:“榮幸之至!”
“既如此,今日人多,且待再捕一尾。”桓伊將劍上之魚扔到老僕前,一頭又扎進了水裡,不消一會兒,劍鋒之上,又挑著一尾大魚。
《騙了康熙》
老僕年事已高,輕絮與趙二無事,便幫襯著收拾兩尾魚。
時至傍晚,燕雀棲巢,夕陽斜影,水光波長,草堂前有一小案,就著一壺清茶,三人剛好閒談,得知蕭欽之與徐邈這兩個少年郎,要去徐州。
桓伊一愣,忙問道:“志在北疆乎?”
事已至此,蕭欽之也就不瞞著了,看著身旁的徐邈,道:“我與仙民,早就想好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方才不墜男兒之志。”
桓伊思慮良久,望著對案而坐的兩位少年郎,嘆道:“終不似讀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