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蘭陵戰役(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又有刁太守的親筆手書,蕭欽之沒理由被拒之門外,整個接見的過程,波瀾不驚,給了蕭欽之一個八品文學府櫞以及一個武職位校軍參軍,徐邈是九品,外掛一個武職參軍。
拜完了刺史府的碼頭,回了下邳,族長又仔細叮囑了七叔、九叔與蕭書,好好照顧蕭欽之,便啟程回了武進。
族長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大把年紀了,擔心子侄安危,特意從武進趕到徐州,殊為不易啊!
......
徐州治都——彭城,華夏史上一座赫赫有名的城池,楚漢之爭的彭城戰役,就發生在此地。
彭城,地處平原,然四面丘陵環布,北近齊魯,西瀕中原,南可進出江淮,是平原地區難得的據險可守之地,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彭城。
於南方政權而言,掌握彭州,進可攻,退可守,與北方政權而言,若南下江淮,必須要拿下彭州,古來兵家必爭之地。
下邳在彭城東南方,處於泗水於沂水交匯處,下緣淮河,是彭城的南方門戶,若下邳失,則彭城為孤城。
七叔、九叔所領的兩軍駐紮在下邳,與其他四軍共屬北軍,統兵者為趙參將,因去歲立功,如今升為趙都尉。
一軍之下,隊約兩百人,隊正一名,餘下什、伍制度,皆有蕭氏部曲擔任,換而言之,七叔、九叔所領的兩軍幾乎為私軍,全部招募流民組成。
流民軍切莫不可小覷,前有乞活軍,打的胡人丟盔棄甲,後有郗鑑領導的流民軍,平蘇俊之亂,故這一千五百人,便是蕭欽之起家的資本了。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接下來要做什麼?
經過蕭欽之與徐邈的商議後,作出了一個決定,剿匪。
燕軍與秦軍,在北方摩擦不斷,晉軍與燕軍在黃河南岸經常發生小規模戰鬥,恰逢關中大旱,糧食減產,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逃荒,一些往南方跑,一些便落草為寇。
民活不下去成了匪,給吃的就收編成了軍,這年頭,有吃的,誰願意幹腦袋憋在褲腰帶上的活計呢?
為此,蕭欽之竄戳七叔、九叔訓練隊伍,又從趙都尉那裡討來了剿匪文書,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正準備出去轉轉。
無錯
哪知戰事忽來,燕軍拿下了泰山、曲阜、任城之後,勢頭不減,想要繼續南下,越過泰山丘陵,攻蘭陵郡、琅琊郡,從而切斷晉軍對東莞郡聯絡,斷了晉軍對整個青州的控制。
若燕軍戰略目的達到,則彭城將直面燕軍兵鋒,徐州刺史府緊急調軍開撥蘭陵、琅琊兩郡。
於是,剛來一個月的蕭欽之與徐邈,便隨大軍參戰了,目的地是百里外的蕭氏老家——蘭陵。
盛夏時節,炎炎灼光,北軍一行約五千步卒,外加輜重糧草,共計萬餘人的急行軍,從下邳城出,往北邊的蘭陵趕,讓蕭欽之與徐邈這兩個毛頭小子,好好的體驗了一把行軍打仗的滋味。
天乾物燥,汗流浹背,沿途還有燕軍小股騎兵的騷擾,只要人數多,須得全軍立刻著幾十斤重的鎧甲,等騎兵走了,在脫下鎧甲,如此反覆,總之,徹底讓蕭欽之與徐邈丟棄了“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的幻想。
三天後,大軍準時進入了蘭陵城,而蕭欽之與徐邈,已經累的癱倒在軍帳內,夢裡回到了江左溫柔鄉。
事實上,在殺人無數,命如草芥的時代,戰爭遠比歷史書上描寫的殘酷,便是這一場急行軍,至少有十幾位軍卒倒在了半道上,沒有人會憐憫這十幾條生命。
而接下來,夏日城頭的防衛戰,將會有更多的生命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