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小試牛刀(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隨行的徐千戶大聲吼道,聲音中難抑興奮之情,指揮者手下士兵,大聲道:“給蕭郎君,把這幾匹馬抬回去。”
“是!”大家齊齊喊道。
...
...
東方晨曉,燕軍大營火已熄滅,戰後統計,燕軍死三千,逃跑四千,俘獲三千,馬兩百匹,繳獲一批糧草,最大的戰利品,便是俘獲了司馬悅明。
相較於燕軍的損失,晉軍則少的多,損失兩千多人,傷五百多。
作為這場戰役的總策劃,蕭欽之與徐邈初次露面,小試牛刀,便幹翻了燕軍一萬人,還親手俘獲了司馬悅明,可謂出盡了風頭,在蘭陵城的晉軍中,聲望頗高。
接下來便是上報軍功,一方統帥的趙都尉當然是首當其衝,其次便是蕭欽之與徐邈,餘下便是幾軍的領軍校尉,就連守將趙瑜也在其中。
三千俘虜中,處理了一批不聽話的,餘下挑出了兩千名,打亂了,替各軍補充損耗,而蕭欽之則是要到了那兩百匹馬,又挑了兩百精裝計程車卒,讓周烈訓練。
整軍休息了一天後,蕭欽之與徐邈又開始了下一步計劃。
這是一個驚天的大計劃,目的是要吃掉集結於琅琊的慕容塵。
青州,古之齊地,西側是群山,東面是大海,北面是黃河,南面是琅琊河谷,淮河以北,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唯有齊地有依託山勢之險,據守一方之態。
進入齊地,一般都三條線路,其一是從泰山北麓進入,其二是從齊地的南門戶大峴關入,其三是越過五蓮山,從琅琊東側的海濱,尋小道至東莞。
在此之前,曾有兩次成功攻齊國案例,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樂毅五國攻齊,二是韓信攻齊,都是從泰山北部,攻歷城(濟南),下臨淄,繞泰山丘陵,由北及南,進入齊國腹地。
而現在齊地的南門戶大峴關是在晉軍手裡,東安、東莞兩郡就像是兩枚釘子嵌在了齊地,燕軍此次從任城南下,集結至琅琊,便是堵住晉軍從大峴關支援這兩地。
但是他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便是沒有攻下蘭陵,反而是留守蘭陵的一萬步卒覆滅了,等於是退回任城的後路被斷了。
蘭陵、彭城、東海、琅琊、大峴關,就像是一個口袋,把慕容塵包圍在了裡面,餘下的只要派重兵守住蘭陵,切斷任城南下的支援,就能困死慕容塵。
這個計劃被趙都尉火速提交給了彭城,同時,蕭欽之還提出,派斥候沿著泗水進入微山湖,往北探聽任城的燕軍動向,和派斥候循官道往琅琊,探聽慕容塵大軍的動向。
這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然後兩天後,蘭陵收到了彭城的訊息,荀刺史歿了,新任刺史郗曇還膩歪在揚州,這個計劃被擱置了。
三天後,蕭欽之眼睜睜看著慕容塵從大搖大擺的從蘭陵路過,回了任城。
蕭欽之與徐邈,失望極了。
豎子不足與謀,說的便是晉軍。
故晉軍難撼燕軍兵鋒,丟失了大半個青州,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