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趙長吏指點(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前族長來晉陵找謝太守之事,趙長吏作為跟隨了謝太守幾十年的心腹,自然是知道的,蕭氏重回士族之列,不出意外,就在年底。
由此,趙長吏不免聯想到,一旦蕭氏迴歸士族,想以蕭欽之之才,定然會在北人團體中,得到重視,將來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如此提前結個善緣,也是極好的。
“三月太湖雅集,當時欽之生病,未能參加,唔當時多有惋惜,然現在看來,倒不失為一樁幸事。”
蕭欽之一聽就明白了,言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場病來的及時,卻也來的妙,是小子運氣好罷了。”
趙長吏愜意的飲著茶,心裡尋思道:“蕭欽之小小年紀,說話嚴絲合縫,分寸得當,且暗含深意,尋常士族高門子弟遠不及,不若再指點一番,結個大善緣。”
對著茶侍道:“蕭郎君遠道而來,且先上幾道拿手好菜,一壺酒。”
茶侍點頭退下。
趙長吏又道:“欽之此次而來,可謂恰到好處,再遲幾日,怕是就見不到太守了。”
蕭欽之道:“本欲去吳郡徐博士門下求學,路過晉陵,遙想太守多有照拂,三月贈手書字帖,此乃大恩大德,故先來拜見。”
“徐藻徐博士,學識淵博,倒是求學的好去處,然其門下多吳地翹楚,欽之當小心才是,清談交流即可,大可不必起爭執。”
“小子悉聽教誨,來時家中長輩,也亦如趙長吏一般囑咐過,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就怕有些麻煩會找上門來,三月無錫行,小子莽撞,無意得罪了華氏與程氏,此番去吳地,不免多有擔憂。然常言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方才顯我輩之義氣,若是屆時麻煩尋上門,小子自是不懼,定不會辱了我北人顏面。”
說到此處,蕭欽之話題一轉,接著道:“趙長吏也知,小子得罪了程氏,略有擔憂,謝太守升遷,按理說,乃是程郡丞接任,想來程郡丞自是大人有大量,不屑於小輩嬉鬧,但就怕其族長子弟年幼,借勢欺人,如此真是一件麻煩事了。”
趙長吏意味深長的說道:“欽之所言不虛,唔與程郡丞共事多年,其高風亮節,自是不會在意你們小輩嬉鬧,即便是接任了太守之職,想來也會約束族中子弟,不可仗勢欺人,欽之過憂了。”
蕭欽之心裡不禁長吁一口氣,趙長吏雖未明說,卻是已經在話裡言明瞭,太守之職位,不是程郡丞接任。
聰明人往往點到即止,此謂之“智慧”,蕭欽之回之一笑,暗含謝意。
酒樓的菜,陸續在上,趙長吏與蕭欽之就著一壺澹酒,一邊食用晚餐,一邊談笑風聲,至半途,忽有濁吏來報,戴縣令到了郡衙。
趙長吏命濁吏人引戴縣令前來酒樓,又命酒樓撤去了小菜與酒,重新準備一桌,然蕭欽之心裡卻是明悟了,戴縣令即是胖老八的舅舅,其是武進縣令,在這個時候來晉陵,怕是在走趙長吏的門路。
趙長吏是謝太守之心腹,既然謝太守繼任謝尚之職,水漲船高,趙長吏自然也會隨謝太守一道升遷,那麼晉陵郡的長吏一職,自然就落了空。
在等待戴縣令前來之時,趙長吏點撥道:“毗鄰縣吏蕭轄乃是你三叔,唔聽聞其任職期間,一直兢兢業業,有目共睹。近幾年,郡府本欲調任你三叔回武進,離家近些,然一直未找到接替你三叔之職位人選,故一直拖拉至今日,說來也是慚愧,唔馬上要遷往他處,更是有心無力,唉——”
《一劍獨尊》
蕭欽之哪裡還不明白,趙長吏這是在提示戴縣令升遷後,武進縣令職位自然就空了,在人事調動沒確定之前,蕭氏應該要走走門路,蕭轄可藉此向上一步,一個蘿蔔一個坑,否則被別人佔了,怕是又要等很久。
官場升遷,能力是其次,更多的是靠人際關係,趙長吏給蕭欽之生動的上了一課。
蕭欽之心裡定下了計策,躬身言道:“趙長吏,小子方才飲茶過多,須得方便方便。”
趙長吏含笑道:“去吧,順便在樓下等會,引戴縣令一道上來。”
這是給蕭欽之提前與戴縣令單獨言語的機會,否則三人當面,有些事私下裡可行之,卻是絕不能拿出來說的,蕭欽之領會了,再次躬身謝過
滿谷已在取好了禮,在樓下候著,蕭欽之急匆匆下樓,找到店家,要了紙筆,快速寫了一封信箋領著滿谷去了外面,囑咐道:“滿谷,你聽好了,回渡口另租一艘快船,即刻趕回武進,將這封信箋交予六叔,然後再回晉陵,渡口等我。”
滿谷點頭明白,將謝太守的禮放下,帶著信箋,奔向了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