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蕭母氣極攻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午的陽光依舊明媚,澄白的雲朵盪漾,和煦的春風自遠方來,緩緩掠過無邊曠野,拂過金牛山下的蕭氏莊園,帶走了最後一絲人間煙火,一切仿若回到了原點,又恰似一場“枕戈待旦”的新生。
這一場大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熊熊火焰只餘點點星火殘存在瓦礫,殘垣,灰燼間,有人擔著水來滅,有人在清理著灰燼,有人在長跪不起,有人站著嗟乎長吁......
蕭欽之隨著蕭母往西房走去,踏上樓時,驀的回首,將這一幕收入眼中,皆是禍由己出,心被刺痛了。
...
三樓有兩間書房,一間在東側名“蘭芳室”,因大姐簫蘊之未出閣時,愛花惜草,尤愛蘭花,故取名此,出嫁後便成了小妹蕭韻之的書房。
另一間在蕭欽之臥房的隔壁,簫蘊之命其“夜散室”,有“夜散而未散,人亡而未亡”之意,取自嵇康,字叔夜,世稱嵇中散。
嵇康作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同時也引領了一個時代潮流:
論顏值,他“巖巖如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論智慧,他思辨能力極強,《聲無哀樂論》,可寫出萬字論文,為你徐徐道來;
論才智,《與山巨源絕交書》,洋洋灑灑,嬉笑怒罵、諷刺挖苦皆藏於其中,劍指汙穢之流;
論性情,他從容赴難,一曲《廣陵曲》,絕唱千古,剛烈之氣長嘯,精氣永存;
論無用之用,他最愛打鐵,他一打鐵,向秀不遠千里也要替他拉風箱,一打一拉,最是可愛。
他身長七尺八寸,乃是快將近一米九的大個子,身材高大結識,一身的灑脫之氣,無一絲陰柔之風,乃是當之無愧的大眾偶像。
故有“夜散”之名,亦是蕭蘊之寄期許阿弟能以嵇康之高潔品質,峨峨立世,如今看來,倒是南轅北轍,有負名託。
“夜散室”裡書墨香氣濃厚,然蕭欽之這個大混子卻很少來此,但異常乾淨整潔,婢女木槿和蔓菁每日照例打掃。
室內陳設雖不似大族世家的名貴,但也不缺典雅,內擺著一張楠木書案,案上常有筆墨紙硯,側邊牆上嵌有一排書架,上面擺著一些常用書籍與字帖,帛書、紙書,不下數百卷,《周易》、《論語》、《老莊》、《詩經》等俱有。
裡側的禪木三帷屏風後,架著一具七絃古琴,書房的後面窗戶,緊挨著一處緩坡,在等些日子,便可觀看漫山奼紫嫣紅。朝南的對開大軒窗,大有一碧千里之原野春光盡收眼底,繁忙的身影點綴於蒼綠之間。
然此刻的“夜散室”內,氣氛凝重而靜謐,蕭母跪坐於書案前,沉默不語,面若凝霜,花姑於一旁服侍,婢女木槿惴惴不安的在一旁等候吩咐。
“跪下!”蕭母寒聲令道。
今日之前,胖老八已經在西樓連續睡了三晚,而蕭書一向與蕭欽之狼狽為奸,所以今日之事,約莫與蕭欽之逃不開關係,蕭母心中甚是明朗。
蕭欽之不作爭辯,溘然下跪。
“木槿,去取一杯茶來,花姑,你去韻之房內看看她在做什麼。”
木槿和花姑聞言離去。
支開了兩人,房內只餘蕭母和蕭欽之,一坐一跪,蕭母沉著心道:
“細細道來。”
蕭欽之一五一十的道出,沒有一絲隱瞞。
靜,無限的靜,連空氣都安靜了,“夜散”室內無一絲聲響。
蕭母愈是冷淡對待,愈是不說話,蕭欽之就越是心裡愧疚。
這麼些日子以來,蕭欽之早已將蕭母當做生母對待,哪怕是責備打罵幾句,也比這空蕩蕩的安靜來的好些。
然蕭母不言一語,卻思緒萬千,丈夫新故,亡魂未安;大女兒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小女兒又才十歲,不諳世事;唯一的兒子又是如此不堪,念及此,胸中鬱郁之氣不散,一口氣沒提上來,竟是氣暈了過去。
這突發的一幕,讓蕭欽之慌亂了神,趕忙爬過去,扶起母親,焦急的呼喊:
“娘,娘,你怎麼了?”
見無反應,又朝著門外大喊道:
“花姑!”
“木槿!”
“快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