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稀裡糊塗地讓本子人把《清遠樓帖》宣傳成另一件李白真跡,全華國的文物專家都會感覺如鯁在喉。

“鬼子太賤了!”

終於有一位老者的養氣功夫被破了,他罵道:“當年就該往他們島上多扔幾個小男孩,讓他們斷子絕孫!”

半晌,林院長無奈道:“《上陽臺帖》的事情我們再想想辦法,我們不是還沒看過本子人的《清遠樓帖》嗎,也許能從那上面找到些破綻?”

也許吧......

老者們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不自信。

本子人雖然行事乖張,但還是有點本事的,如果《清遠樓帖》上存在重大破綻,他們根本不會主動發起這次挑釁。

老者們雖然還沒親眼見到《清遠樓帖》。

但他們估計這件《清遠樓帖》很可能是一件唐朝真跡,上面的印章也都是真的,甚至於《清遠樓帖》的歷代收藏家也都認為《清遠樓帖》是李白的真跡。

這種情況偶爾會發生。

一般是同時期的人為了牟利或虛榮而刻意模仿、冒充知名人物,後世人無從辨別真假,這些作品大多會被當做真跡。

除非出現了板上釘釘的真跡,而且真跡跟此類作品發生明顯衝突,然後才能確定此類作品為贗品或假貨。

老者們臉上不禁露出一抹愁雲。

就在這時,一個工作人員急匆匆地跑進別院,他大聲喊道:“林院長!”

林院長抬頭道:“什麼事?”

工作人員興高采烈地說道:“有人要捐文物!”

林院長點了點頭。

有人願意捐文物是好事,只不過他此刻被《清遠樓帖》困擾,一時露不出笑容。

他嘆氣道:“留一個聯絡方式,我等會兒親自回電話給他。”

工作人員遲疑道:“可是......”

林院長疑惑道:“怎麼了?”

往常他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故宮的工作人員都會照做,今天難道有什麼特別的?

工作人員興奮地說道:“他要捐李白的真跡啊!”

林院長愣住了:“誰的?”

工作人員激動地回答道:“李白!”

李白?!

林院長忽然感到一陣暈眩。

工作人員繼續說道:“他說他要捐李白的《惜樽空》,而且保證是真跡!”

林院長彷彿被火燒了屁股似的從椅子上跳了下來,表現出以年紀不相符的敏捷,他激動地吼道:“快!快帶我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