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求追讀)第二十八章 抉擇!上交or私藏?(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他也只能想想。
他雖然有能力給始皇帝塞小紙條,但這一塞恐怕就把他自己塞沒了。
在弄清楚如何利用天象豁免時間長河震盪對他的影響之前,他絕不可能給始皇帝這種多喘一口氣都可能導致未來天翻地覆的人物塞小紙條。
宋玉仔細審視本子人釋出的資訊。
本子人聲稱他們獲得了一副李白的《清遠樓帖》,還把照片釋出在了網上,《清遠樓帖》裡的筆跡與《上陽臺帖》不說大相徑庭,也可以說是毫不相干了。
《上陽臺帖》的字跡瀟灑肆意,而《清遠樓帖》則豪邁粗放,兩件作品根本不是同一種風格,而且筆畫的細節也多有不同。
一眼就能看出不是同一個人寫的。
然而《清遠樓帖》上也署了李白的名,也有不少收藏家留下的鑑藏章,跟《上陽臺帖》可謂旗鼓相當。
本子人對《清遠樓帖》的介紹幾乎是復刻了啟功先生鑑定《上陽臺帖》時說的話:有許多知名鑑定家的章、與唐代書風相合、有李白的簽名。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清遠樓帖》像是憑空冒出來的,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記載。僅有的幾句記載還是本子人從不知道什麼地方找出來的,有強烈的編造嫌疑。
但本子人氣勢洶洶,張口就要跟早已聲名遠揚的《上陽臺帖》分真偽,顯然對《清遠樓帖》頗有信心。
“這《清遠樓帖》估計確實是唐朝真跡,但一定不是李白寫的,應該是哪個李白的崇拜者摹了偶像的帖子,意外流傳了下來。”
宋玉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他早就用《惜樽空》對比過《上陽臺帖》,《上陽臺帖》的字跡和行文的氣勢與《惜樽空》幾乎如出一轍。
《上陽臺帖》必是真跡!
但其他人沒有《惜樽空》做對比,假如《清遠樓帖》真是唐朝真跡,那麼當初用來證明《上陽臺帖》真偽的話同樣可以用來證明《清遠樓帖》是真跡。
如此一來《上陽臺帖》就被汙了。
到了宋玉做抉擇的時候了,將《惜樽空》上交國家,還是繼續留在自己手裡悄悄賞玩?
宋玉默默將金絲楠木箱搬到桌上。
《惜樽空》的價值不言而喻,如果他有意出售,幾十億也唾手可得;如果他不想要錢,留在手裡每日賞玩也是一樁旁人無法企及的樂趣,就連世上最富有和最有權勢的人都不能跟他相比。
然而......
宋玉喃喃道:“國寶,一國之寶!”
“您好,故宮博物館。”
“我有一件文物想要上交國家。”
“什麼文物?”
“李白,《惜樽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