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農業協會的意義(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是長孫墨離近期才逐漸領悟到。今天跟官家一席話,讓他的這個猜測,更加清晰。
官家要透過嘉議院、通議院和評議局,分權給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工商業主。
二十年
大力扶植,大宋已經發展出數以百計的巨賈和大工廠主,他們的資產數以百萬千萬計。再加上各地數以萬計的中小工商業主,以及他們僱傭的,數以百萬計的夥計、海員和工人...
他們已經成為新興的集團,對大宋賦稅和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他們肯定不甘心擁有巨大的財富,卻沒有相應的政治權利和影響力。
如果漠視這個潛在的矛盾,久而久之,必定會出大亂子。
目前的官制下,工商業集團完全可以透過培養子弟讀書、考入大學、國考中試、當官升遷,進而獲取政治權利和影響力——按照目前的學政制度和官制,工商業集團還佔據優勢——他們有足夠的財富去供養子弟讀書,或者資助聰慧的寒門子弟。
但是這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透過一系列的「學習」,長孫墨離學會了官家很多「新穎」又有效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重新再讀史書時,恍如開啟了一扇新大門。
比如長孫墨離發現,此前把持朝政的官吏,前漢時期,出自門閥;前唐時期,逐漸轉移到世家。
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擁有大量的土地——這在此前,這是產生財富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按照官家的說法,屬於地主集團。
有土地,就擁有了大量的財富。於是門閥和世家,有能力供養文人士子,傳承知識、參加科試,進而把持朝政。
期間偶爾出現的寒門子弟,不少都是透過宗族、資助等方式,與地主集團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沒有土地就沒有糧食和衣服,早就餓死凍死了,哪裡還有機會讀書!
想到這裡,長孫墨離不由地長舒一口氣。要不是官家的指點,自己以前那些書都是白讀的啊!
現在都明白了,為什麼歷朝歷代重農輕商,除了生產力低下,避免物價動盪引起國本動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把持朝政的地主集團,不希望出現一個能與他們抗衡的新集團。
所以他們拼命地打壓商賈、貶低工匠,最後使得任何工商經營都不安全,只有購買土地,成為地主集團一員才是安全的。
官家英明啊,他就是看透了這一切,所以用各種藉口,進行新政——而新政核心之一就是興業通商,大力扶植工商業。
現在支援農業協會,是在未雨綢繆——
這時,有人在敲門。
「什麼事?」趙似問道
「官家,四位皇子跟秘書郎張浚吵起來。」於化田答道。
「什麼?」趙似連忙站起身來,匆匆往外走,走到門口,又轉身對長孫墨離說道:「玄明,事情還沒談完,先等會,朕馬上回來。」
「是!」
大宋世祖.
破賊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