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間裡只剩下長孫墨離,此時的太陽西沉,離城牆不過一扁擔高。

看了看自鳴座鐘,下午五點只差十幾分鍾。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天就要過去了。

「來人!」長孫墨離叫一聲。

「先生有事?請吩咐。」於化田推開門說道。

長孫墨離愣了一下,自己只是想叫書辦,沒想到於化田還在門外。

「於大監還在。某隻是想換壺新茶。」

「請讓小的來換。待會官家還要回來,這茶水,也要入官家的口。」

長孫墨離明白了,拱手客氣了一句:「有勞於大監。」

「先生客氣了。」

等於化田換好熱茶,又出去後,室內又一片寂靜。長孫墨離看看冒著熱氣的茶水,往椅背上一靠,繼續想著剛才的問題。

官家支援自己推行農業協會,是在未雨綢繆。

分權給工商業者,讓他們在通議院和評議局有所施展——你們不是急需獲取政治權利和影響力嗎?官家提供一個戲臺,你們盡情發揮就是了。

轉移工商業者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慾望得到滿足,精力有了施展的場合,就暫時不會有其它亂七八糟的想法。

但是工商業者隨著科技發展,大宋疆域的擴張,實力會越來越強大,往昔的地主集團,可能很難與其爭鋒。

勳貴和官僚集團在看到趨勢後,可能會迅速轉向與工商業者聯合——都是獲取財富,誰厲害就跟誰聯手了。

官家把農業協會推進通議院和評議局,就是預備將來他們跟工商業集團打擂臺。

面對地主集團,農業協會和工商業集團會一致對外。

但是兩者畢竟有競爭關係,一個想賣得貴,一個買得便宜,天生有矛盾。地主集團消沉後,農業協會就會頂替它跟工商業集團對弈,到最後,農業協會會取代地主集團,成為工商業集團最有力的制衡力量。

這一套其實符合趙似的戰略戰術思想——把敵人引到熟悉的區域,就能佔據主動權,以主欺客。

當初官家即位,就利用自己大敗西夏、收復河西的威勢,大力推行新官制——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跟你們這些老官僚鬥心眼、玩手段,肯定搞不過,官家就另搞一套官制,官職、職權...全部換了一遍。

於是新官制就成了官家的主場,你們這些老官僚雖然各個有心計和手段,但是換了新玩法,總得適應一段時間。

官家要的就是這個緩衝時間,等你們適應好了,他已經把棋子和伏筆都埋下,而且是一步領先,就步步領先。等到舊官僚集團回過神來,已經七零八落,大勢已去。

現在也是這個思路。

工商業者,你們不是財大氣粗嗎?不是需要相應的政治權利和影響力嗎?來,官家給圈了一個戲臺,你們盡情來折騰。所有的規則都是官家擬定的,你們就在他的手掌心裡跳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