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怎麼住在這裡?”一身便裝的趙佶,走在偏僻的小巷裡,蹙著眉頭問道。

“十一郎,這裡幽靜。你看,這裡靠著汴河,翠堤花岸,景色是一等一的。當然了,這樣的景色,肯定比不上王府,入不得殿下法眼。”高求在一旁討好道。

出了王府,趙佶特別吩咐,不準叫大王殿下,只准叫趙家十一郎、或者大官人。

他倆身後,跟著六個王府護衛。

趙佶滿意地點了點頭:“李師師就在這裡見客?”

“那能啊殿下。這裡只是李師師居住的地方。想見她的人太多了,王孫貴族、名士大儒、文武官將、巨賈豪商,不計其數。先把帖子投去白礬樓,有才的就附上幾首詩詞,沒才有錢的,就註明禮物...然後所有投貼送到這裡來,任由李師師挑選。”

“選到誰,就約到白礬樓裡,喝一回酒,談談天。心情好,彈幾弦、唱一曲,那些人就跟正旦金明池大閱禮坐上觀禮臺一樣高興。”

高求細心地解釋著,“那些規矩都是應對凡夫俗子的,殿下千金之軀,怎麼能乾巴巴地去投貼排隊呢?徑直來這裡,叫門便是。李師師再自傲,也不敢在殿下面前使性子。”

“那倒也是。”趙佶自得地應道,此時他的臉上,滿是自信。

人帥、又有才華,還是大宋端王,三樣加在一起,不相信天底下哪位女子不喜歡?更何況一個以才色娛人的娼妓。

走到金錢巷口,疏疏落落站著幾個人,趙佶看著眼熟,但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高求也不以為然,李師師家門口,日夜都有登徒子在徘迴,想趁著她出來去白礬樓的空檔,一睹芳容。

這些人似乎看出趙佶一行人的不凡姿態,悄無聲息地隱然不見。

進了巷子,遠遠看到一棵柳樹,立在一座大宅門旁。低垂的枝條,像是掛在門上的簾子。

圍牆上方,看到幾支樹枝在空中搖搖晃晃,應該是一株櫻桃樹,只是大部分被圍牆擋住,難見全貌。只露出幾片葉子,翠綠得如同美人髮髻上的碧玉簪子。

隱隱約約聽到清脆如鈴的女子歡笑聲,躍過牆頭,跳了出來。

瞬時間,趙佶覺得照在自己臉上的陽光,如此溫柔。

“去敲門,就說趙十一郎拜會李師師李大家。”趙佶的聲音也變得無比溫柔。

“鼕鼕!”高求敲門的聲音卻一點都不溫柔,就像《石壕吏》裡“有吏夜捉人”時的敲門聲。

趙佶的眉頭都扭到一塊去了。真是濁骨凡胎,硬生生把風雅之事變成了豪強搶親。

“是哪一位在敲門?”裡面有清脆的聲音在問。

聽起來不過十四五歲,鮮嫩的就像穀雨前後冒出的小筍尖。

“是趙家十一郎。”高求朗聲答道,只是他的聲音跟裡面的女聲一比,就像是鴨子在叫。

“趙家十一郎又是哪個?”女聲又問道,顯得天真爛漫。

高求為難了,他轉頭看向趙佶,看到了肯定的搖頭。

沒辦法啊,趙佶說他要憑藉自己的才華和相貌,敲開這扇號稱開封城最難開的宅門。

現在又一次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不準打出端王旗號,高求無可奈何。

殿下,這李師師不是你王府後院裡的那些女人,各個見了你就像蒼蠅一樣撲過來。再說了,如果你真的不再是端王殿下,再看看她們,還會不會撲上來?

可是自家大王就是這麼自信,喜歡玩這種調調,我能怎麼辦?

我也很無奈啊!

“趙家十一郎,就是趙家的十一哥。”高求很隱晦地說了一句,希望裡面的人聰明一點,能聽出含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