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會,博濟長空說道:「大家同去吧。說來慚愧,東奔西走這些日子,幾乎都沒去道觀懺禮。」

四人去澡堂子洗了個澡,換上叫隨從們取來的乾淨家常服,一起結伴來到蒲華城東的玄天觀。

門口彙集了不少人,見了面紛紛起手行禮,互相問候——左手捏子午訣,當胸豎直,微一低首,口中同時說一句:「無量天尊,道友安好!」

晚上八點整,道觀鐘聲響起,大殿門大開,兩位小道士在門口滿臉笑容地迎接眾人。

燕萬石、博濟長空、勃律泰、屠蘇裡四人隨著大家進到大殿裡,先在殿門拎了個蒲團,各自找了個空地,盤腿在蒲團上坐下。

大殿裡是水磨石地板,早就被搽拭得乾乾淨淨。三百多人號,把整個大殿坐得滿滿的。聽得銅罄聲響,大家都閉嘴不語。一位中年道士端坐在前面的臺子上,開口唸經。

他聲音悠揚,很有質地,彷彿深山幽谷裡的銅鈴。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唸的正是《太上感應篇》。

燕萬石等人,心中隨念。三百道心念,彷彿三百條無形絲絃,匯聚在眾人的頭頂,結成一個太極。

道門敬天宗,是近十幾年來興起的道門,也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宗教教派。

創始人名叫郭靈寶,道號長靈子,原是太一道有名的道士,知識淵博,道法精湛,甚至對佛教也有很深地瞭解。只是他厭惡當時的道教主流符籙派等道門,執於末支紛爭,不思進取,使得道教日漸式微。

於是就雲遊四海,學得一身好醫術。後來又報名成為隨軍醫官,跟著趙似北征漠北。在那裡,他精湛的醫術醫好了不少人,創下了「活神仙」的名號。

他在與薩滿教的薩滿溝通中,發現漠北部眾們信仰的原始宗教裡的萬物有靈,與道教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非常吻合。

於是他深入瞭解薩滿教,回到開封城後又虛心學習了景教、***教和摩尼教,各取所長,然後確定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宗義,提出「敬天法地」,建立了敬天宗,也叫天地道。

這個教派雖為宗教,但是帶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敬重天地,效法天地,最終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地。

教義簡單,以《太上感應篇》等勸人向善的幾篇經典為基礎,然後又規定了只崇敬天地、祭拜祖先等簡單儀式,視道友為兄弟姐妹、定期齋戒、按時懺禮等教律。

靠著新穎的教義,團結嚴謹的教律,加上郭靈寶聚集了一群道教有志之士,四處傳教,敬天宗在漠北、東北和西域等薩滿教遍佈的地區得到迅速傳播。

趙似知道後,也有意大力扶植,好抗衡佛門勢力。於是如虎添翼,在四旗中,信敬天宗的信徒正在快速地追趕佛門諸派。而且最重要的是,敬天宗是新興教派,吸取了各家所長,把最新的理念融合進去,於是四旗年輕人更願意加入。

….

基本上四旗中老年人信佛的多,青少年通道的多,各有所長,但是從未來來看,各取所長、充滿活力的道門敬天宗更有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