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公!吃的苦我們最多,結果撈到的功勞最少。上面評軍功,不會看你寒冬時節在野外熬了多久,他們只會看斬首多少,俘獲多少。

諸如此類的種種不公,這才造成如薛菩提等人的心中積憤。

“治軍不公,是朕的責任,朕愧對你們。”

趙似抬起右手,手掌往下壓了壓,阻止了兩人的辯解,繼續說道:“燕北和兩遼諸地,自前唐末年,遊離中原,在契丹人手裡煎熬,時間久了,中原軍民反倒視之為異族。這些歧視和偏見,朕是知道的,也一直在努力糾正...”

“事情千頭萬緒,很多問題,不跳到朕的眼前,根本不知道。尤其是你們遭受不公待遇,都是些暗戳戳的手段,都是見不得的人心陰暗...看上去似乎無足輕重,但是對於大宋而言,卻是動搖國本根基的大事。”

趙似向薛菩提、蘇文殊保證道:“你們放心!朕一定會好生處理這些事,不會再讓你們受委屈,也不再讓燕雲和兩遼的百姓受歧視。朕一定會讓你們挺直胸膛,自豪地說,我也是大宋子民。”

“陛下!”薛菩提和蘇文殊還能說什麼?尤其是薛菩提,雙目赤紅,淚水幾乎要從眼眶裡奪路而出。

“好了,不說這些讓人氣悶的事,說說,你們家裡安置得如何?”趙似轉移話題問道。

“回陛下,我們家裡都挺好。我們的職田都分到手了,其餘鄉親們的立戶田地也都分到手。這幾年官府出錢出力,僱工大修水利,也動員大家出義務工,為建設家鄉做貢獻。荒廢多年的水渠、河道都被修葺完整。”

“不僅如此,”蘇文殊也補充道,“燕雲駐地還大興治河。往年為害地方的桑乾河等河流,都被圈在堅固河道里。還有水利所指導下修建的各個水塘水庫,夏蓄冬洩...還有農科所下發的良種...這幾年風調雨順,鄉親們家家是麥滿倉,錢滿匣,百姓們都說是託了聖天子的福...”

趙似昂首笑了,“都是你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幸福的生活,這份功勞,朕受之有愧。”

當初他堅持在平遼之際,用毒計把大部分的燕雲和兩遼漢、渤海世家都除掉,為的就是今日。不除掉他們,怎麼給歸附的百姓們分田地?

契丹貴族,在燕雲和兩遼等地圈佔的土地多為牧場。他們是敵國,沒收敵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些漢、渤海地方世家,見勢不妙就要投降。你納降後肯定不好強奪他們的土地,還得給他們安排職位,授予好處。

給這些人好處,還不如把他們的家產都搞到手,連同沒收的前遼官地、皇莊、貴族佔地,一起賜給燕雲兩遼百姓,收穫一波忠誠,穩住基本盤。

正是給廣大的軍民分了田地,賜下農具、耕牛等生產物資,又持續地大興水利,確保農業生產,進而使得燕雲、兩遼漢家、渤海軍民雖然對歧視和偏見忿忿不平,但是對於大宋官家卻是尊崇忠誠——這些舉措都是打著趙似的旗號施行的。

這些漢民、渤海人被納入新的政權體系裡,必須為自己今後的行為找到精神寄託。正好趙似對他們確實不錯,可以說是解衣推食,於是燕雲、兩遼軍民們就把官家視為大恩人,解救他們脫離苦海的救世主。

這也是薛菩提再意難平,也對官家保持著無比的忠誠。

趙似陪著薛菩提、蘇文殊喝了幾杯酒,又敬了靜塞師各團一杯,待了一個多小時,起身去了旁邊的虎豹騎兵師和驍騎營,待了大半個小時後,自回和林城。

“你們三個,看出些什麼?”趙似轉頭問一直跟在身後的景靈三虎。

“父皇,兒臣想不到,暗地裡還有這麼腌臢事。”趙廓憤然地說道。

“父皇,這些矛盾,必須要採取進一步的舉措。”趙廉比此前成熟許多了。

“兒臣現在有些明白父皇為什麼執意遷都北平城。”趙庚幽幽地答道。

趙似轉頭看了他一眼,暗地裡下定決心,經略波斯,以及向拜占庭皇室提親的事情,必須要列入計劃,著手準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