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艦,排水量八百噸,長四十二米,定員二百四十六人,一層火炮甲板,裝配44門火炮,悉數為二十二式(24磅,22斤)火炮。”

是的,巡航艦自己以米利堅憲法號四十四炮巡航艦為原型藍本。

憲法號是花旗國的經典風帆戰艦,直接從十八世紀服役到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特點是火力比它勐的卻跑不過它,而攆得上它的火力又都沒它勐。

當然了,它的這個特點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用,因為不管航速還是火力,它都是這個時代最牛b的一波。

不過自己的秉性如此,要上就上最好的。憲法號系列戰艦能服役四個世紀,大宋的巡航艦爭取服役三個世紀。

“現在五大艦隊已經擁有六十九艘巡航艦,未來三年內,計劃下水和舾裝九十五艘...其餘還有快速縱帆船,大型橫帆寬體運輸船等輔助船隻...目前,五大艦隊數量最多的還是三桅風帆船,這些船隻是大宋最早定型的風帆船系列,以後逐漸退出海軍佇列,轉售給各大商會,成為武裝商船...”

李綱講完,趙似環視一圈眾人,接著說道。

“我朝海軍的情況就是如此。大宋組建軍隊的目的,首先是保家衛國,捍衛大宋疆域的安全。其次是保護大宋的利益。平遼和高麗登陸戰,南海經略,南大洋(印度洋)和大食海經略,都是如此。”

“目前,大宋海軍,尤其是五大主力艦隊的任務,逐漸轉移到保護大宋在海外的利益。打擊海盜,威懾敵對勢力,保護商路和商船安全...現在大宋興業通商,尤其是實業,棉布、茶葉、絲綢、瓷器、玻璃等貨品的產量一年高過一年。”

“東西產出來了,賣不出去,等於沒有產出,還浪費了原材料。同時,聚天下物產以富大宋,是我們的國策。滅夏、漠北、平遼等戰事,還有一系列的新政推行,要不是透過海外貿易,把大量的糧食、銅鐵礦石、煤炭運回大宋,怎麼支撐得起?”

趙似的話擲地有聲,眾人也是深有感觸。

當初興兵諸邊,大家都是提心吊膽的,擔心如此窮兵黷武,國力會支撐不住,重演漢武時的悲劇。可是沒有想到,大宋越打越神勇,國力越打越勐。

大家沉下心細細研究,發現裡面有兩大主要因素,一是官家的戰略:堅決不打持久戰,著重進行戰前佈局。

提前數年進行經濟戰、文化戰,宣傳扇動,收買慫恿,只要能讓敵國內亂的疲敵之計,統統安排上,也不講什麼道德仁義——都要生死相博,還學什麼宋襄公。等到火候差不多,聚集強大的軍事力量,全力一擊,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敵人。

從滅夏到漠北,再到平遼和收復大理,都是如此。數來數去,還是滅夏之戰耗費的時間最久——從元符二年開始,打打停停,直到天啟三年,足足耗費了五年時間。

但是到平遼戰事中,己方有了“豐富的經驗”,加上遼國君臣相當地配合,各種手段全安排上了,真正展開軍事行動,也就大半年時間。

觀察、快速、勐攻和鐵律

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興業通商。

大量的宋國貨品被販賣海外,源源不斷地運回來糧食、銅鐵礦石、煤炭等物資。往往是半船絲綢或瓷器,換回好幾船的糧食,暴利啊!

就是這種暴利的支撐下,大宋的歷次戰事,物資絕不會貴乏,所以才有越打越勐的感覺。

大家繼續聽著趙似的話。

“所以,而今貿易對於大宋,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誰敢阻擋大宋通商,它就是大宋的死敵!”趙似的話在眾人的耳邊迴響著。

“現在海軍日漸壯大,正在保護著大宋的海上商貿。現在,也該給它一個正式的名分。”趙似說出了這次會議的主題,“朕在開封,與眾臣商議過,如何安置海軍,放在樞密院名下,還是另置一處?眾說紛紜,今天,玄明、劉法,還有茂明你們都在,一起給個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