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這些條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任懿和吳延寵出安州城五十里外,有人快馬追了上來。
“兩位使節,崔弘正懸樑自盡,留下一封遺書,說是給兩位的。”
吳延寵閉上雙眼,臉上滾落著淚水。已經是陽春三月,為何高麗三千里江山,還如此寒冷入骨?
任懿看完崔弘正的遺書,轉遞過來,吳延寵卻沒有伸手接住。
“吳相,崔相的遺書,你不想看嗎?”
“不想看,因為我知道里面寫著什麼。無盡的悔恨吧。大宋正在日益強大,而我們高麗,離大宋太近。這一點,我和崔兄起初都沒有明白過來。等血淋淋的事實喚醒我們時,已經追悔莫及。”
任懿默然了一會,崔弘正的遺書跟吳延寵說的內容,相差無異。
“吳相,真的一點轉機都沒有了嗎?”任懿不甘心地問道。
“任相,你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啊。等到了來遠城,見過宋國負責和談的官員,你就明白了。”
還沒到開遠城,大宋山北宣撫使長孫墨離,率領幕僚一行人出城二十里相迎。
任懿和吳延寵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宋國官家寵臣,首先非常驚訝他的年輕,才三十多歲,已經聞名天下。
可是再想想宋國官家,剛滿三十歲,已經立下超越漢唐的豐功偉業,也就釋然了。年輕的君臣,奮發圖強,朝氣蓬勃,讓立國百年,開始奢靡沉淪的大宋,煥然一新,重新崛起。
長孫墨離的態度非常謙和,頗有君子之風。這讓任懿放心了一些。但吳延寵反而更加擔心。
第二天一早,在任懿和吳延寵的強烈要求下,大宋高麗兩國議和談判正式開始。
“首先澄清一點,本使身負全權委託,與貴國使節商談議和事宜。具體事宜談完後,按照本國官制,當由理蕃部官員與你們簽訂條約。不過請放心,我大宋和本使,言出必行。只要是本使與你們談定的條款,我大宋一定認,兩位不用擔心理蕃部翻臉不認賬。”
聽著這番綿裡藏針的話,任懿和吳延寵裝作沒有聽出話裡的意思,點點頭搶先發言。
“本國的要求如下...”
任懿才開口,就被長孫墨離毫不客氣地打斷。
“任使,現在是我大宋大勝,所以這條件當由我方提出。”
聽到和氣謙遜的長孫墨離堅定不容置疑地說出這番話,任懿滿臉詫異,不敢相信。
他結結巴巴地答道:“這...這...這不合貴國待客之道吧。”
“難道去年你國沒有收到我大宋的宣戰書嗎?書中有說,此戰一開,必須有一方認輸求和,方有可能停止。所以我們兩國還處在交戰階段,你們不是我們的客人,只是敵國派遣來議和的使節。我們的待客之道,在這裡用不上!”
怎麼一翻臉就變得如此蠻橫無禮呢!任懿又驚又恨。
“如果貴國想先提出條件,等你們打贏了再說。”長孫墨離帶著微微笑,平和地說道。
任懿恨得牙根直癢癢,覺得這微笑裡藏著歹毒的譏諷嘲笑。真想衝上去,狠狠往這張臉上來一拳。
一旁的吳延寵說道:“請說出貴國的條件。”
“好。”長孫墨離揮了揮手,有副官在桌子上展開一張簡易地圖,上面只是浿水江到且沃城一帶的示意圖。
“從浿水入海的南浦港開始,順江向東,過平壤城到駟馬城。浿水在這裡一分為二,北支流轉向北,南支流繼續向東,直至椒山城。從這裡開始,我們轉向東北,沿狼山山脈南麓至巖淵鎮,繼續向東,過且沃城到新浦港口。”
長孫墨離一邊說著,一邊在地圖上由東向西,畫出一條長長的線,把高麗國畫成兩截。
“以北地區,歸於我大宋,同時,浿水以南的平壤南城,駟馬城南鎮,這兩座城鎮要塞,也歸我大宋。這是我大宋同意停(本章未完!
第九十九章 這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