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你有什麼事想跟朕說?”

李清照在等待趙似時,一直猶豫,但是想到大兒子居然成了景靈小學一霸,長大後不知道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心裡勐地下定了決心。

現在聽到趙似一問,馬上把趙氏三虎今天在景靈小學與趙氏四豹“友好交流”的事情,簡略地說了一遍。

“打架啊,誰打贏了?”

李清照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官家,你的注重點好奇特啊。

“當然是你的三個兒子。大哥驍勇,二哥穩重,三哥詭計多端,蔡王府的四位哥兒沒佔到便宜,還被定為肇事者。”

“那就是打贏了!嗯,以三鬥四,看著是以少勝多。可是十一哥的那幾個兒子都是文縐縐的,一個個長得跟豆芽似的。朕的三個兒子,天天早起鍛鍊,還隔三差五地去懷德營參加操練,不能比。三打四,打成這個樣子,勉強達標。”

李清照氣得差點跳了起來,

她強壓著心頭的怒火,柔聲說道:“官家,四哥也大了,到了入學啟蒙的年紀。臣妾想讓他跟在身邊,親自教他。”

看到趙似沒有反駁,也沒有生氣,於是繼續說道:“臣妾看過大哥的作業,有些荒廢,想著把他也留在身邊,一併教誨。還請官家準允。”

趙似澹澹一笑,“娘子的才學,教這兩個小童,足以。只是,”他輕輕放下手裡的雪梨羹,問道。

“娘子有沒有想過,你如此苦心教他倆,是想讓他們長大後成為什麼人?”

李清照正要脫口而出,我想讓我的兩個兒子成為名動天下的大才子。

可是轉念一想,他們是皇子,可以考大學,但是根本不可能去參加國考——你國考中試,去哪個衙門做公?哪位上司敢指使你們?既然如此,學得滿腹才學又有什麼用?

他們雖是皇子,卻不是皇嫡子。皇后曾氏已經懷孕數月,一旦生下皇子,就是皇嫡子,大宋儲君。那麼自己兩個兒子,長大後的模板就應該是他們的伯父—蔡王殿下。

吃喝玩樂,荒淫無度,卻是朝野上下交口稱讚的賢王——只要沒有表現出政治野心,沒有為非作歹,那就是賢王。

可要是自己的兒子變成這個樣子,李清照覺得十分噁心,無比地厭惡。

不甘啊。

看到李清照遲疑不決的樣子,趙似澹澹地說道:“娘子啊,我們先不要急著決定讓哥兒們成為怎麼樣的人,讓他們過一個歡快有趣的童年。等到他們需要承擔起責任時,會有如山的責任找到他們的。”

“可是官家,臣妾擔心他們...”

“擔心什麼?擔心他們走向邪路?”趙似反問一句。

“是的。他們是皇子,當為表率!”李清照鼓足勇氣說道。為了兒子的未來,她第一次如此強硬地跟官家對話。

趙似看著李清照跟一隻護崽的母雞似的,不由地笑了。

“只要我們不寵溺嬌慣他們,走不上邪路的。”趙似安慰道,“朕自小讓幾位哥兒去景靈小學讀書,就是要自小告訴他們,他們跟別人沒有什麼不同,捱打了會痛,挨批了會不高興,被表揚了會高興。會嫉妒,會羨慕,會開心,會傷心。”

“只有把心態擺正了,才能俯下身來。只要不高高在上,對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充滿感情,不把別人不當一回事,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就算他長大後是浪蕩子,也壞不到哪裡去。”

“官家,皇后也是生下嫡子,到了年紀,也送去景靈小學嗎?”

“是的,朕的兒子,到了年紀,都去景靈小學讀書。在那裡受完基礎教育,再根據他們的愛好的意願,去讀軍校、大學或者學藝術。”

李清照再也沒有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