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劉正夫把大良造的金質獎牌和尚書省的嘉獎令,授予到王忠、徐利兩人手上。

蘇頌獎章獲得者名單由蘇攜宣讀,蔣鶴年,謝東齊。

蔣鶴年是鍊鋼高爐的發明者,同時這些年不斷進行技術改進,使得它更加完善和先進。使得大宋鋼鐵產量突飛勐進。

謝東齊是一位船長,也是發現方壺島的探險隊長。

第一屆蘇頌獎章授予了治理黃河大獲成功的潘訓和王德直,以及發現瀛洲新大陸,帶回三大良種的探險隊隊長汪志。

這次又分了一個名額給地理大發現者,可見趙似和朝廷對地理大發現的熱衷和重視。

蘇攜宣讀了兩位獲得者的功績後,張叔夜將獎章和尚書省嘉獎令授予給了蔣鶴年,謝東齊。

頌獎儀式進入到最高潮,趙似在萬眾歡呼聲中,走上前臺。

宇文虛中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放著十餘枚銀質獎章,正中間有一個寶鼎。這是寶鼎勳章,專門授予“文德”,與專授“武功”的雲麾勳章相等。

不過此寶鼎勳章周圍的字,與專授給文官的不同。文官的寶鼎勳章,寶鼎周圍的四個字是“惠政有勞”,而授給格物院諸學者的寶鼎勳章,周圍的文字是“崇理昭曜”。

趙似將銀質寶鼎勳章授予給各學會獎章獲得者。

宇文虛中接過另外一個盤子,上面放著四個金質寶鼎勳章。趙似將它一一授給了王忠、徐利、蔣鶴年和謝東齊。

然後親口宣讀了授封勳位的敕命書,四人全部被敕授中大夫勳位。

掌聲雷動,所有人神情各異地看著趙似和四位幸運兒,就連站在一邊的各學會獎章獲得者,也是掩不住的羨慕。

其中有不少人想必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成為這樣的幸運兒,有朝一日,也要站在這個臺子上,接過官家的敕命書,接受萬眾矚目的榮耀。

羅培嗣拍著手掌,左右顧盼,顯得漫不經心。

嶽卓群看在眼裡,輕聲問道:“羅,你覺得這一切毫無意義?”

“我覺得這是一場鬧劇。一群學者,像教士一樣賣弄文字,迷惑人心;一群工匠,貪婪粗鄙。真是想不通宋國官家為何如此禮待他們?他們能騎馬握刀嗎?能殺死幾個敵人?”

嶽卓群搖了搖頭,“羅,你這樣想就錯了。宋國水師的船堅炮利,你應該是深有感觸。那些讓人生畏的海船,就是今天大良造榮譽獲得者徐利設計出來的。剛才獲得格物院最高榮譽——蘇頌獎章的蔣鶴年,是鍊鋼技術的改進者。因為他的貢獻,宋國現在一個月的鋼鐵產量,比世界其它地方一年的總產量還要多。”

“第一屆大良造榮譽獲得者是蘇攜和許臨,他們發明了巨型投石機和烈焰彈,火槍火炮和火藥,完全改變了戰爭方式。死在這些武器下的敵人,超過十萬。羅,你說他們能不能殺死敵人?”

羅培嗣啞然,他看著前面人頭湧動,興奮不已的宋人學者和工匠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