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格物院的大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斷地有名詞出現,意味著在不停地創造新的東西出來。這說明宋國在不斷地創新,這欣欣向榮的氣象,你能看得到嗎?在故國,我們拜占庭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羅馬死氣沉沉,猶如墓地。其它地方,法蘭克、德意志、西薩拉森、卡斯蒂利亞、阿拉貢、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到處都是戰火。”
說到這裡,嶽卓群盯著坐在對面的羅培嗣,神情鄭重地說道:“在大宋三年,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真正的文明是博採眾長、吐故納新。只有不斷保持著包容和創新,才能持續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羅培嗣嘴巴張了張,最後無奈地說道:“雖然我覺得你說得很對,但對於我們拜占庭來說,毫無用處。它現在最要緊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聽到這裡,剛才十分激動的嶽卓群覺得渾身的力氣被抽走了,只能無力地坐在椅子上,黯然無神。
格物院院使蘇攜親自來迎接嶽卓群。
“嶽先生,蘇某有失遠迎,無禮,無禮。”蘇攜先唱了一個無禮喏,客氣地說道。
“這位是羅先生吧,貴客貴客,請都請不來的的貴客。羅先生,請隨便看。這次大會實際上只是同業同好們的一次聚會和交流,不要拘束,千萬不要拘束。”
“蘇院使,請問許司業呢?”嶽卓群客氣了兩句,問起另外一位好友,璧雍大學左司業許臨。
“許兄去招呼其他人了。今天來的人特別多,招呼不周,還請嶽先生和羅先生海涵。”
剛說了兩句,就有人來請蘇攜,說尚書省左僕射張公帶著幾位尚書聯袂趕到。
蘇攜不敢怠慢,只能告罪了幾句,匆匆離去。
嶽卓群帶著羅培嗣隨意觀看起來。
這裡是瓊林苑的公共場所,崇理大會堂,十分寬敞,各院各大學舉辦大型活動,都在這裡。
進入到左邊大堂裡,這裡陳列著格物院所屬各研究所和璧雍大學各學院的研究成果。
走進去就是幾大農作物研究所的陳列區。
農為國本,這點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格物院直屬有東南、中原、西北、西南、中南、東北、南海七大農作物研究所,每所下面還有若干個分所。
七大所就是七個展區,展出的成果琳琅滿目。數以千計的人分成不同的人流,在徐徐流動著。
展區裡有高產水稻、抗旱小麥、耐寒水稻以及仙境三大寶—玉米、紅薯、土豆(馬鈴薯)本地化的良種;有固沙七寶:沙棘、沙棗、胡楊、梭梭、花棒、檸條、駱駝刺;有宋國出口拳頭產品棉花、桑樹、茶葉改進的良種以及新興的產品;有各種改良的水果果種;有牛羊馬改進的良種...
在這富麗堂皇的大堂裡,時不時聽到幾聲牛叫馬嘶和羊咩咩聲,確實有點怪異。但是到處遊走參觀的人群不以為然,反而興致勃勃地圍著那些或跟海外良種雜交最佳化的牛羊,或多區域種類混合最佳化的馬種,指指點點,搞得這些牛羊馬十分不好意思。
*《史記·貨殖列傳》:“醫方諸食技術之人,焦神極能,為重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