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蔡京父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蔡府內書房裡,左資政蔡京正在挑燈夜讀。
他頭戴東坡巾,身穿一身襴衫,戴著一副水晶老花鏡,聚集會神地看著手裡的書。
只是一個多小時前,他從第一百二十三頁看起,看到現在還只看到第一百二十五頁。
突然,外面響起了細微的腳步聲,像是貓兒沿著遠處的院牆緩緩走近。
“誰來了?”蔡京抬起頭,對著門口問道。
在門外伺候著的下人連忙答道:“阿郎,是大郎君來了。”
“哦,大郎來了。”蔡京順勢放下手裡的書,摘下老花鏡,端坐在椅子上,輕揉著鼻根,靜靜地等待著。嘴角能隱約看到失望之色。
過了少許,腳步聲在門口響起,伺候的下人恭聲招呼道:“小的見過大郎君。”
很快,蔡攸搖搖晃晃地走了進來,先拱手唱了一個無禮喏,“父親大人,兒子無禮,無禮了。”
蔡京還沒開口答話,被蔡攸身上散發出來的酒氣撲了一臉,連忙用袖子掩著鼻子,遮著臉。
“你喝酒了?”
“喝了幾杯。高麗人喝酒不行啊。”蔡攸一邊答著話,一邊自己拉了張椅子,坐在對面。
“高麗人,”蔡京長長的眉毛一挑,“你跟高麗陳奏使團的人攪合到一起了?”
“是啊,盛情難卻——呃!”蔡攸打了一個酒嗝,酒氣更濃,蔡京連忙轉過臉去,十分嫌棄。
“你喝了多少酒?”他不滿地說道。
“一罈,還是兩壇,不記得了。大家談得開心,誰去記這個。”蔡攸抓起桌子上的茶杯。那是蔡京的茶,也不顧它已經涼透了,一口氣喝了個乾淨。
“你難道不知道那些高麗人所圖嗎?你覺得這件事是你能去辦的嗎?”蔡京話裡充滿了譏諷。
蔡攸不以為然,反而笑嘻嘻的。
“兒子當然知道這些高麗人想做什麼。這些傢伙,不知道我們官家的厲害,還在這裡心存僥倖。這世上,沒人敢在我們官家手裡佔便宜。”
“那你還在這裡攪合什麼?”蔡京想到什麼,臉色微微一變,“高麗人許了你多少好處?讓你甘做先登馬前卒?”
“我的爹爹,高麗人還是很有錢的。他們出手送出的新羅婢,確實可人啊。爹爹,要不要我轉贈兩位給你。”
蔡京沒有出聲,伸手把桌子上的書合上。啪的一聲,在寂靜的房間裡格外響亮,像是一記清楚的巴掌聲,扇醒了半醉的蔡攸。
“父親在看書啊。”蔡攸開始沒話找話。
“不知道爹爹在看什麼書?哦,傳世印書局的新版《史記》,爹爹也看起這簡化字型,增加了標點符號的新版書?”
“大家都在看,老夫難道看不得?”
“爹爹,主要是官家在看吧。”蔡攸意味深長地一笑,繼續問道,“爹爹看到哪一篇了?”
“《平準書》。”
“《平準書》?”蔡攸只是略一回憶,便流利地背誦。
“‘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邊餘谷,諸均輸帛五百萬匹。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於是弘羊賜爵左庶長,黃金者再百焉。’爹爹莫非以前漢桑弘羊自比?想想也是,要不是爹爹在計相任上,殫精竭慮,廣開財源,官家何以立下滅夏平遼這不世功績?”
蔡攸身子前傾,脖子伸得長長的,像一隻長頸鹿。那顆腦袋幾乎湊到了蔡京的鼻子底下,一雙眼睛透著難言的精光,好像在黑夜裡靜察捕食的貓頭鷹。
蔡京雖然年已六十五歲,但是臉色紅潤,精神矍鑠,尤其那雙眼睛,雖然渾濁,卻炯炯發光,透著難掩的野心。
看著自己的父親,蔡攸嘴角掛著嘲謔。
“只是爹爹,《平準書》還有一段,‘卜言:縣官當食租衣稅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桑弘羊可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啊。”
蔡京狠狠地盯了蔡攸一眼,不緊不緩地說道:“桑弘羊雖然在昭帝時受牽連被殺,但是終武帝一朝,備受重用。當今官家,年不及三十歲,你我操那份心幹什麼?”
“桑弘羊終武帝一朝備受重用,可是爹爹你呢?中書省左資政,就是一尊泥像,還不如範老四的那個中書省通事中丞有權勢。再過三四年,等新一任內閣就職,爹爹去弘文院還是去成均大學,要先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