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吾愛吾師更愛真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曹鐸毫不遲疑地答道。
眾人的神情為之一輕。
細細一想,對啊,剛才曹鐸話裡話外都是“恩師曾言”、“恩師教誨”,他這是迫於師恩,才在內閣議事會上講出這番話來。
應該是他老師董其仁非常清楚,內閣議事會上,不會有大臣說出這番代表著極舊保守派觀點的話。所以才想盡辦法,讓曹鐸出面說。
但曹鐸的態度是,老師的話是老師的話,我只負責說,但絕不代表是我的態度。張叔夜剛才很有默契的一句問話,幫他點明瞭這一點。
蔡卞意味深長地說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他幫你啟蒙開智,傳授知識,引領去你學習。但是嶽卓群翻譯的古泰西名家雅士德有句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官家也曾教導我們,向前人學習的目的在於我們要超越前人。”
“曹六郎,你做的很對。你既對得起你的恩師,也恪守了你心中的真理。”
說完後,蔡卞轉換了話題,“官家已經決定,組建北海經略司,駐地設在鉅燕島,嗯,就是此前的耽羅島,官家為其賜名鉅燕島。同時成立螣蛇水師,負責海州至鉅燕島以北海域的警備經略。海軍局李綱、韓甲先已經趕赴齊魯郡登州牟平縣辛汪鄉,籌建威海港,以為北海經略司和螣蛇水師副港以及造船基地。”
...
大家默然不做聲。這是大宋在調整戰略部署,也帶有很明顯的官家風格——他作戰不像漢唐,對外作戰往往打成持久戰,十年、二十年,數十年計,最後的結果敵人被打敗,自己也熬得國困民窮。
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往往不能全盡其功,等到數十百年後,外敵換個馬甲又死灰復燃。
官家的風格是在開戰之前,各種手段一起上,國窮民疲的經濟手段,扇動慫恿的用間手段,盜匪襲擾的無恥手段...只要有用,統統安排上。然後等到敵國國困民窮,內亂四起時,再雷霆一擊,盡全其功。
滅夏之戰,已經初見端倪。到了平遼之戰,發揮得淋漓盡致。想必,高麗國也要被安排上。
蔡卞在議事堂上講得都是能讓閣老們知道的事情,情報偵查總局、各商會在暗地裡幹得那些勾當,現在肯定不會擺上桌面。
內閣議事會足足開了兩個多時辰,終於結束了。
蔡卞留大家吃了一頓中飯——東閣專門配置有一處廚房,可為內閣上下數百人提供一日三餐。
出了東華門,回到尚書省內政部,曹鐸處理完政務,到了下午散衙,徑直去了董其仁府上。
曹鐸把情況簡略地說了一遍,然後很含湖地說道:“內閣平章軍國大事,學生只能發言,無法主導其走向。”
董其仁六十多歲,一掛美髯垂在胸前。
他神情闇然,許久才幽幽地說道:“老夫請六郎在內閣進言,就是想請陛下苟思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以柄,當守在四夷而常獲靜勝。可惜,理念不一,難以勸說啊。 ”
“六郎,為師知道你為難了,你盡心了!”
“學生慚愧。”
又說了幾句,看到老師精神不佳,曹鐸便起身告辭。
董其仁相送到二門外,曹鐸拱手告辭後,緊走了幾步,突然回頭,看到老師還站在二門外。他蕭索的身影在燈籠的昏光下搖曳不定。
老師少年有幸在廉溪先生(周敦頤)門下學習,後又拜明道先生為師,四十歲便以治《春秋》《易經》聞名海內,被司馬公讚譽:此後弘揚義理正道,就要看你了。
可是現在的他,與一干大儒名士一樣,逐漸消失在蓬勃興盛的大宋舞臺上。或許,隨著老師等人的逝去,一箇舊時代正在褪去。
這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正在興起。
為您提供大神破賊校尉的大宋世祖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十四章 吾愛吾師更愛真理免費閱讀.